据报道,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运动代表在中国的乌鲁木齐进行了秘密谈判。这说明,“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到了调解阿富汗危机的进程中”。
从这则新闻看,中国调解阿富汗危机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在中国境内主动“搭台”、为热点问题当事双方提供对话平台的做法,并不常见。这一新做法体现了当前中国国际地位的特殊性和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给人搭台”的背后,是中国希望积极参加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承担国际责任的外交新思路。以阿富汗为例。阿富汗是中国的近邻,如果阿富汗在美军撤离后陷入全面内战,那么将对中国西部开发不利,对“一带一路”建设不利,对阿富汗自身稳定也不利。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中国有调解阿富汗危机的需要。
不过,能让当事各方接受中国的调解、进而取得中国“搭台”的效果,离不开中国的外交优势。
多年来,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未曾卷入阿富汗国家内部冲突中。因此,中国与阿富汗三派力量(政府、塔利班、北方军阀)都交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位置超脱,比美国更有条件在阿富汗问题上“搭台”调解危机。
阿富汗并非唯一中国“搭台”调解的对象。在巴基斯坦,在野党、执政党经常发生冲突,但他们都与中国政府关系良好;在南苏丹,独立之后便陷入内战,中国特使曾在调解苏丹与南苏丹输油管之争中发挥积极作用,如今也在斡旋南苏丹内部矛盾中频频现身。
不过迄今为止,“给人搭台”虽已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做法,但中国并非“乱担责任”,而是有选择性地承担国际责任。
充当了数十年“世界警察”的美国,在调解世界热点问题中已经力有不逮。至少在南苏丹、阿富汗、巴基斯坦等问题上,美国都欢迎并肯定中国参与斡旋。在可见的未来,“给人搭台”势必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外交舞台,成为中国外交“有所作为”的新标志。
(《国际先驱导报》6.5 金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