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阅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
史学家们认为,早在1818年,红场上就曾举行过庆祝红场纪念碑落成的盛大典礼。随着沙俄国力强盛,阅兵渐成传统。在当时的首都圣彼得堡,每年春季和冬季都要举行例行阅兵式。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首都由圣彼得堡迁往莫斯科,红场从那时起成为阅兵的最主要场所。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闪电突袭(前)苏联。战争进行五个月,德军打到了距莫斯科市区仅10公里处,歼灭了苏军19个集团军和250个师。
11月初,正值莫斯科会战关键时期。苏联的传统纪念节日——十月革命周年也日益临近。11月1日,苏军大将朱可夫被召到最高统帅部。斯大林提出十月革命节在红场举行传统阅兵式,前线的形势是否允许苏军这样做?朱可夫分析,德军在10月份的作战中遭到严重损失,应当没有能力马上发动大规模进攻。为鼓舞全军气势,两人最后决定:举行阅兵。
仅仅6天的秘密筹备之后,处于德军包围圈中的莫斯科举行了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红场阅兵式。这场阅兵时间只有25分钟,许多士兵甚至搞不清方阵队形和检阅路线。阅兵式结束后,受检阅的士兵便直接奔赴前线。以其为转折,在其后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击破德军不败神话,并于当年12月转入反攻。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后,1945年6月24日,苏军在红场举行了庆祝战争胜利大阅兵。这年的红场阅兵,被称为“最荣耀的阅兵”。
在这场阅兵中,200名老兵倒持战争中缴获的200面纳粹军队旗帜,走过检阅台,最后把旗帜抛在位于红场西南方的列宁墓脚下。在欧洲的传统中,投降仪式上早就有将战败者的旗帜抛掷在胜利者统帅脚下的传统。
此后,红场阅兵基本保持“逢五”“逢十”大庆的传统。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红场阅兵暂停。1995年,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俄罗斯再次恢复红场阅兵。
历年举行的红场阅兵,其流程是基本固定的,分为迎军旗、总统致辞、检阅方阵、总统接见等环节。除了1941年那场包围圈中的阅兵,红场阅兵的时间一般都在1小时左右。
在阅兵的每一个环节,处处可见对卫国战争的缅怀和致意。
自2010年开始,开场的第一首军乐都是《神圣的战争》。这首军乐曲是在卫国战争中写就的,它对俄罗斯人的意义不亚于国歌。1941年6月22日,德国不宣而战,闪击苏联。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奇当天写下诗篇:起来,巨大的国家……让高贵的愤怒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24日,这首诗在报纸上发表,一位红军军官拿着报纸找到红旗歌舞团长,请他为这首诗谱曲。27日早上,红旗歌舞团首次演唱了这首歌。
阅兵式中使用的红色胜利旗,来源于1945年4月30日苏军在柏林国会大厦升起的旗帜。1965年卫国战争胜利20周年时,胜利旗原始旗帜曾出现在阅兵式中。此后红场阅兵中使用的胜利旗,均为复制品。
(《新京报》5.10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