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之所以存在并获得用户的支持,就是因为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一个是对高品质乘车服务的需求,一个是解决了打不到出租车的问题。
尽管有的专车打出了“人民”的旗号,但是在时下中国,其现实的模式本质上还是“来自中产,服务于中产”。一方面是因为专车的车主往往来自城市中产阶层,而专车较高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也往往使中产阶层成为其主要消费人群。
通过拼车模块,专车公司和城市的中产阶层实现了需求和利益的捆绑。而查禁或者打击专车,对很多中产来说,不只是意味着不方便,还意味着失去了拼车赚钱的可能。
专车纠纷的背后,不只是城市运输行业的利益博弈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逻辑上来说,中产阶层和专车公司不仅仅是供需关系,也是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这也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中产阶层的兴起带来对旧有政策、利益格局的冲击。这个时候,继续打压是不明智的,关键是政策的制定者需要顺应未来和主流,对专车进行规范和管理。
(《新京报》5.4 于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