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湖南“失独者”生存状况调查

    《 文摘报 》( 2015年05月07日   02 版)

      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大背景下,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的生活已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所暴露的养老、心理以及公共安全问题,愈发突出。

        “失独者”的生活状况

      湖南怀化计生办主任韩生学透露,怀化市的失独者大约在1000人~2000人之间,他引用几年前的数字说,“大约在1400人左右”。公开信息显示,怀化市人口为520万(2013年)。

      2004年,元禾的独生子患病过世,那时她已54岁,老年丧子让她从原来的生活圈子消失了。通过各种关系,她找到60多个有名有姓的失独父母,与他们成立了关爱协会QQ群。

      2014年冬天,失独母亲刘芳很久没有在群里说话了。刘芳离婚多年,一人将独子抚养长大,不幸的是儿子在2013初煤气中毒身亡。此后的半年,悲痛摧垮了她的身体,“站都站不稳”。在关爱协会的帮助下,才逐渐走出阴影。

      电话联系失效后,几位“同命人”找到刘芳独居的家里,发现她患上了阑尾炎,已经在家里挨了好几天。大家连夜凑钱,将其送到医院,经诊断阑尾穿孔并导致腹膜灌脓,幸好手术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

      类似于刘芳这样的独居失独母亲并非个案。由于女性的生育年龄期早于男性终结,许多夫妇在失去独生子女后,男人选择了离婚再次组建家庭,生育后代,而妇女往往由于身体所限,只能独自承受遥遥无期的悲伤,这成了失独群体中一个普遍的现象。

        心理救助应提上日程

      实际上,早在2007年,国家就出台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满49周岁后,按规定条件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一定额度的扶助金。但这对于失独群体来说杯水车薪。

      2012年,陕西对失独父母发放一次性补偿,农村2万元,城镇3万元。每月扶助金也分别提高到800元和1000元。在湖南省,各个地市州的扶助金标准也不一样,其中长沙提高至每月400元,郴州提高至每月640元,怀化鹤城区则提高到了每月440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认为,国家在不断提高扶助金数额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失独者的心灵需求,并切实解决失独家庭面临的就医、养老等现实困难。

      “笛妈”的女儿在美国出事,她赶过去处理后事时,得到了许多美国心理医生的义务服务。她说,美国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对完善,这些“志愿者”陪她度过了那段黑暗时期。回到国内后,几乎没有人关心过她的心理健康。

      在现实中,针对失独群体的心理健康、养老、医疗等“绿色通道”几乎没有。元禾曾到怀化养老院咨询,对方告诉她如果要住进来,需要直系亲属签字。这话无意中刺到了她的伤痛,“仅这一条就把我们拒之门外了。”

      (《东方早报》4.27 赵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