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岗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东面约10公里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既是稻米之乡,又是商贸重地。从14世纪开始,巴德岗成为当时马拉王朝的都城。
宗教、种姓和皇权是马拉王朝最强烈的印记,200多年的王朝发展史就沿着这三根主轴往前,并以建筑的形式糅合在一起表现出来。巴德岗留下了尼泊尔境内最完整和最大面积的神庙以及皇宫。散居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尼泊尔乡民们,不远千里从深山步行至此,朝拜神庙,远眺杜巴广场上的马拉国王金身塑像,晚上就歇脚在城中房舍檐下的回廊里。如今,这些回廊是巴德岗作为一个具有极高文明水准的中古城市的象征。
但这些巴德岗最高艺术成就的起源,却是尼泊尔政治史上的一次危机。15世纪末,杰出的国王亚克西亚·马拉在临死前,将加德满都谷地分封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形成了加德满都谷地的三大王国:帕坦、加德满都和巴德岗。三足鼎立后,王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既争夺资源,又比拼名声——除了相互间时有战乱,还将建筑的形式感作为彰显国力的一种方式。一系列装饰奢华、体积宏大的建筑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据说,每一个美轮美奂的超大建筑或者雕像诞生后,建造的工匠却难免被杀掉或者砍去双手的厄运——为了保证自己王国建筑的独一无二,工匠们成了建筑艺术品风起云涌年代的殉葬品。我没有查到杀戮工匠的确凿史实记载,但巴德岗也确实是在金粉繁华最巅峰的时候开始走向灭亡的。尼亚塔波拉神庙建于1705年——而马拉王朝在大约50多年后就被灭掉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建筑艺术品也是马拉王朝的祭品,共同呈现了个体手工艺人绝望的生气和一个王朝日薄西山的死亡气息。
破败感是大部分古城在当下难以逃脱的命运。但和很多古城不同,巴德岗并没有被毁于过战火。真正对巴德岗的中古气韵造成破坏的,是另一种更隐形、甚至堪称进步的力量。
与它的邻国印度一样,从18世纪末开始,来自欧洲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势力开始入侵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古国。独立后的尼泊尔着手实施各类与工业文明接轨的改革,颁布了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在零基础上开始建立工业,并启动政治改革。巴德岗也在内部改革和外部援助下,开始了迈入现代城市的改造。
但传统社会中的三大支柱和动力——宗教、王权和种姓制度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差异,无异飞禽之于走兽。作家奈保尔在剖析印度的书中认为:“印度的危机不只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更大的危机在于一个受伤的古老文明最终承认了它的缺陷,却又没有前进的智识途径。”这一评价移到相邻的尼泊尔身上也很贴切:“在民族以为骄傲的老与允诺带来的新之间总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最终令文明断裂开来。”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11期 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