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

    地名里的吴文化记忆

    《 文摘报 》( 2015年04月04日   07 版)
    三元坊的钱棨雕像

        苏州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然而,2011年地名普查数据显示,苏州市范围内,共有4633个历史地名不再使用。

        “道路拓宽了,村落消失了,但地名不能就此消亡,待到叶落归根时,还能找到回家的路。”苏州市文保专家徐刚毅对老地名情有独钟,“地名是历史文化教育最直接的老师,也是保护历史文化的最后一道‘屏障’!”

        “龙虎传胪唱,太和晓日墩。国朝经百载,春榜得三元。”在苏州,每一个老地名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三元坊”就是其中之一。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苏州人钱棨在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苏州的官员和百姓特地在府学之东用花岗岩筑起雄伟壮丽的牌坊,称“三元坊”。如今,尽管三元坊的牌坊已不复存在,但因为地名,这段历史仍然保留到了今天。

        在苏州,有些地名是根据历史人物命名的,比如以官衔、荣誉命名的文丞相弄、周武状元弄;有些以民间传说来命名,比如“十全街”,原名“十泉街”,《沧浪十八景图咏》中记载:“相传淳熙年间,江南大旱,里人造井于此,竟得十眼,涓涓然、晶晶然,冬暖夏凉,不溢不竭,于是众人喜而旱魃去。街因泉兴,泉因街名,十泉街之名自此远播矣。”

        老地名不单单是代表着一处方位,它的背后还有着众多的歌谣、故事、典故,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在苏州姑胥桥以东,如今的道前街,原本是由卫前街、府前街、道前街三段组成,这是清朝之前三个大官府衙门所在地。1980年拓宽之后,便统称为道前街,卫前街、府前街便消失了。”谈及苏州地名,徐刚毅有些心痛,明代的苏州府治就在这条路上,现在没了“府前”这个地名,就很难勾起人们对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再过数年,就再无人记得那些历史。

        在苏州与新加坡共建的工业园区湖西片区,东西向的道路为“苏×路”、南北向则为“星×街”,不仅辨识度低,还缺乏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原本的地名也因此消失。好在后期建成的湖东片区已经开始将地名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方洲路,因为原址是“方前村”和“南洲村”,路名由此组合而成,颇有味道。琼姬墩是个古迹,当地人说那是吴王夫差女儿的墓,也有人说那是张士诚女儿的墓,于是就把附近那条路命名为“琼姬墩路”。

        “更改地名,不是改几个字那么简单,背后牵扯着众多的考虑因素。”苏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莫俊洪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地名办一直希望把“南浩街”和“北浩弄”恢复为“南濠街”和“北濠弄”,但这两个区域内商业发达,一旦改名,就得更改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还会涉及公司专利认证的更改,需要投入较大的社会成本。

        (《光明日报》3.25 苏雁 许学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