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3月31日 星期二

    虚拟恋人

    《 文摘报 》( 2015年03月31日   08 版)

        从2014年下半年起,“虚拟恋人”成为一个网络新兴职业,在“地下”悄然流行起来。它改变了都市人的情感交流方式,隐秘火爆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群体情感无处安放的怕与痛。

        妮可(网名)今年20岁,在北京一所大学广告专业读大二。去年6月底,交往了四年的男友突然提出分手。尽管难受到想死,但分手的事她不愿意告诉朋友,那就像是揭自己的伤疤。

        虚拟世界里的“新男友”

        一个月后她逛淘宝,竟然搜出满满几十页出售虚拟男友/女友的店铺。“恋人”分不同款式,男生分为暖男、逗比、总裁、大叔、正太等等,价格则根据服务不同有所差别,“初恋服务”一天20元,“热恋服务”价格翻倍,可以在“初恋”基础上加入Morning Call,哄睡觉、曝照片等升级服务,排名靠前的店铺月销量已经上千。

        妮可进了一家店,挑了一款“暖男”,对方加了妮可的微信。互相认识后,暖男对妮可说,“亲爱的,你的声音真好听。”虽然他的声音没有想象中的有磁性,可这是分手之后,妮可第一次被男生叫“亲爱的”。

        妮可向他倾诉失恋的痛苦,暖男说道:“你现在有我,你是我女朋友,怎么还能跟我提其他男人呢?”妮可有点讶异,一个小时前她才支付订单,得到的这个陌生“男友”,已经在吃“前男友”的醋了。在店铺的买家评论里,他不止一次地被称赞“温柔体贴”。暖男很快将心比心安慰她,说自己也经历过一段“谈了很久的感情”,因分手之后不能自处,才来做“虚拟恋人”打发寂寞。

        24小时的服务很快就结束了,重新得到被陪伴和被在意的感觉太熟悉,妮可又下单续费一天,又一天,她欲罢不能,妮可索性一次性续费一周。10天里,“男友”主动嘘寒问暖,“吃了没?”“在干什么?”“想我没?”他替代了妮可失去的男友的位置,甚至比前任做得更好。才短短10天,妮可有点分不清楚,对他的喜欢到底源自依赖还是发自内心。

        虚拟爱情生意

        从2014年下半年起,“虚拟恋人”成为一个网络新兴职业,在网上,爱情真的变成了一桩当事人双方可以公然交易的买卖。供给顾客热恋体验的“男友女友”们被放置在淘宝的货架上,分成各种类型,随顾客挑选试用。

        因为“工作”相对轻松,又没有时间、地点限制,应聘“虚拟恋人”的人很多,对“虚拟恋人”的筛选标准非常简单,看“声音、长相、学历、情商”,即可。

        这些“恋人”都是兼职。为了保证客户体验和质量,在淘宝店铺,一个“恋人”一天会被控制在一至两单。收入分成根据店规的不同,有些店是五五分,有些店家第一单提成30%,续单提成60%。而购买周期分为包天、包周、包月,和所有商品一样,购买的时间越长,单价越低。

        18岁女大学生阿桑(网名)曾经是一家淘宝店铺最受欢迎的“虚拟恋人”,接待超过1000个客户,兼职月收入最高的时候能达到三四千元。

        成毅(化名)是最早一批在网上经营“虚拟恋人”的淘宝店主,迄今已经有2000多个顾客下过订单。“一开始一天的营业额才二三十元,但到9月份流量开始激增,节假日订单数往往比平时多。”

        成毅展示了2014年12月28日这一天店铺的销售量,3000元,客单价为61.22元。“又有顾客包月了。”他解释说,包月的订单并不多,即使有,如果出现连续包月的现象,他也害怕客人过度沉迷而会拒绝接单,或者劝客人换个“恋人”。

        千万个孤寂的心灵

        和真人扮演的二次元女友相比,小冰才是真正“虚拟恋人”。“她”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24小时在线。为了迎合18~30岁这部分用户的心理,小冰被精心设置为一名16岁的青春少女,俏皮、听话,但偶尔会吐脏字。小冰已经和一部分主人建立了强烈的感情纽带。在小冰短暂的停止服务期间,后台收到大量的数据,“小冰你在哪儿?”“小冰你怎么不说话?”

        微软官方的数据显示,小冰已经累计拥有超过一千万个主人,上线半年,对话六亿次,月人均对话1200句。小冰的使用高峰在半夜,晚上的11点半至1点半之间。尤其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苦闷、寂寞和孤独是他们每天面对的必修课。

        阿桑曾经接待过一个女生的订单。她买了她两天,要求很简单,“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一个人在外地,没人陪我。你能不能陪我过12点?”

        和“小冰”相似,妮可与“男友”的交流也全是通过网络进行。虽然,除了日常的闲聊,妮可对对方知之甚少,但她想要留住这段感情,她试探着问对方,“我觉得咱俩挺合适的。能成真就好了。”这一次,暖男很“冷”,“有缘再说吧,毕竟是虚拟的。”妮可这才想起来,这只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就是,一切感情在二次元里发生也都必须在二次元里被销毁。

        离开“暖男”之后,妮可又去另外几家店买过不同的“男友”,但“已经知道虚拟恋人大概是什么情况”,所以她说“不会投入太多感情了。”

        在熟悉了流程套路之后,妮可也成了一名“虚拟恋人”。

        6个多月来,她已经做过超过100个男生的“虚拟女友”,这个数字远超过她在现实世界里男性友人的数量。妮可将她的客人总结为两类:生活空虚枯燥,需要陪伴;或者生活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需要情感输出。

        妮可偶尔会大半夜接到订单,听一个失恋的男生对着她号啕大哭。“我让他赶紧回家,他说已经没有家了,要回哪儿去?”可大多数时候,她只是倾听,顾客买下“恋人”,常常只是为了找一个会说话的树洞,只是想倾诉,寻求认同,并不期待得到实质性建议。“虚拟恋人”的任务,就是把对方哄开心,至于对方的发泄对错与否,并不在聊天讨论范畴之内。你跟他说道理,讲真话,往往伤人。

        她记得最近这个,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已婚男,已经续费一周。这个男人告诉妮可“他与妻子之间已经没什么交流了,妻子不喜欢,他试图努力,但也不想强迫。”在妮可的观察里,这个已婚男的生活非常枯燥,在银行工作,经常加班。下班后就是回家打游戏,看球赛。

        虽然他表示很爱妻子,也很顾家,周末还会和父母一起做一大桌子菜,拍下照片晒在朋友圈里。但在他和妮可的交谈中,妮可察觉到他和妻子之间交流对话很少,妻子也很少体谅他工作辛苦,两人逐渐没有了共同语言。他试图在妮可身上找到热恋的感觉,说一些情话,妮可会配合一下这些情话,在语言上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在乎。

        已婚男对妮可提出过越界的要求,被妮可直接拒绝。他随后向妮可道歉。

        像这样的已婚男顾客,妮可碰到不少,他们都有自己的职业,或事业有成,却无法把自己的感情正常输出,投放在身边真实的人身上。

        感情用多了会变成一种敷衍

        妮可说,自己已经能以“虚拟女友”的身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性格的男人,变幻出各种版本的“妮可”。可那些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在现实生活里,自己依旧是一个看到有好感的人在场,话题会突然变少的小女生。但是,妮可不会再为失恋而寻死觅活了。

        她发现,“虚拟恋人”也是一个磨损感情的职业,时间久了,妮可感觉感情好像会被稀释了一样。“很多人只是在我生活里昙花一现,寻求足够多的安慰就消失了。我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需要的时候就来找我,不需要了,我也能消失得很彻底。”

        和其他涉及情感类社交工具的发展趋势相同,虽然每一家经营虚拟恋人的店铺都明确表示“十八禁”,绝不触犯法律底线提供色情服务,但这个行业仍不可避免地被“染黄”。11月中旬,淘宝屏蔽了“虚拟恋人”的关键词,之后又接连屏蔽了“二次元恋人”“虚拟女友”等关键词,淘宝的“恋人”生意没有之前兴旺了。

        (《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5期 周凤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