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北京人过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淡,春节的风俗绝大部分都已绝迹。上世纪40年代,老北平的社会环境还为农业文明所包围,城市里还保留着一些宗法精神。那时过春节与现在迥然不同,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是一年最大的梦想和欢乐。
过年的前奏曲
北平一进腊月就有了过年味儿,无论来客,还是街头邂逅,都不免要问一句,年货准备得怎么样了?腊月二十三,算是正式进入过年序列,又称“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节目是祭灶,俗称灶王爷上天。
汉族风俗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此,恭送灶王爷上天是男人的活。二十三的晚上,天黑如漆,把供桌搬到院子里,上面供着北平月饼的四大样——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翻毛月饼,自然也少不了粘嘴的糖瓜。父亲穿上簇新的长袍马褂,把一捆芝麻秸儿,分成三脚架状,立在地上,上覆以柏树枝,把灶王爷龛放在上面,再撒上些料豆(这是给灶王爷坐骑吃的黑豆),从下面点火,然后三跪九叩。芝麻秸儿含油易燃,燃烧时料豆和秸秆一起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柏树枝儿放出一阵阵清香,灶王爷上天了。然后演奏国人过年特有的音乐——鞭炮齐鸣,它告诉我们新春就要开始了。
对小孩来说,新年准备期办年货是最开心的事儿,孩子可以向大人正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北平民谣说到过年有“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的句子,这都是要主妇操办的。办年货时,我常跟着去,这是一乐,不能放弃;即使不能去的,待买进门后也要仔细查看。
过年的操作阶段
“二十四,扫房日”,除了洒扫庭除,有的还重新刷墙糊顶棚,个人也要洗澡剃头。
二十四以后,家里忙活的主要是制作储备食品。从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许动刀子,这几天的吃的都要年前做好。蒸制面食品有许多花样,如做个蝴蝶、金鱼、小耗子等。虽然味道与馒头没有什么区别,但孩子不这样看,刚一出屉,便抓来吃,也不怕烫,而且觉得分外香甜。
当朝阳在脸上晃来晃去的时候,我才醒。“大年三十了,还不起?”母亲的叫起,我突然意识到,盼望已久的“年”终于到了。这一天要穿新衣服,孩子尤其如此,因为他是大人的脸面。
下午开始剁馅,准备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那时北平人吃“观音素”的很多,每月初一、十五和观音菩萨的生日要吃素,这顿饺子就是素馅的。
傍晚,随着外面的鞭炮声的密集,预告“年”真正到了。这时人们忙着往院里洒祭灶时买的芝麻秸,我穿着新棉鞋尽情地在上面踩来踩去,美名“踩岁(碎)”。天完全黑了,大人在院子里设好祭桌,准备迎接灶王爷回家。据说灶王爷“回宫降吉祥”时要带领天上诸神而来,所以母亲嘱咐我,大年下不要胡说,诸神下界,说什么神仙都听着哪!母亲小声附在我耳朵上说词,让我感到庄严与神秘,不吉利话不敢说,真有动辄得咎之感。
迎神之后,除夕已过,到了大年初一头一天了。这天的第一件事是到“前门洞”(正阳门与箭楼之间的瓮城)烧香。拜完关帝,再拜观音菩萨庙。从前门回到家里已经夜里两三点了,各家都忙着给老人拜年和吃大年初一的饺子。我们也是这样,父母坐在供祖先牌位桌子的两边,孩子穿好了长袍向牌位行三跪九叩之礼。于是父母拿出红包,一般是一块现大洋,或五个有蒋介石头像的镍币,其购买力相当现在60~100元人民币,然后一家吃素馅饺子。
孩子过年的精神头比大人足,大多要“三十晚上熬一宿”,大人如何劝也不管用。那时没有电视,孩子干什么呢?大多是提着灯笼在大街放花放炮,或在屋子里玩“升官图”,比赛看谁能从小科员一直升到大总统。
初一以后还有两个“灯节儿”特别被看重,一是初八,一是十五。古人认为妖魔鬼怪都以黑暗为寄身之处,点燃灯火,自然有驱魔和祓除不祥的功效。每到灯节,母亲用彩纸捻成中间细如纸绳,上下有个啤酒瓶盖大小的灯台108盏,蘸上油,从室内一直散播到门口,还有窗台、灶台、自来水管等地都要放上这小小的灯台,然后点燃。十五的灯节就更热闹,走会的,玩灯的,一拨一拨的,让小孩不知追哪拨好。
(《一蓑烟雨任平生》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