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做过近两年的客座教授。我曾邀请几位美国学生到家中聚餐,教他们包饺子。一位美国学生告诉我,他认为饺子的英文翻译(dumpling,意为面团)并不准确,无法贴切生动地表达这种食物的含义;他还提到读《论语》英译本时,觉得“君子”的翻译(gentleman,意为绅士)也不准确。我由此担忧,如果普通美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符号因为翻译存在着理解的偏差,那么两国之间的交流会顺畅吗?
“饺子”和“君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是物质层面传统饮食的代表,一个是精神层面最高境界的代表,两个词构成了一个中国人物形象的典型:自强不息、修身笃信、勤劳朴实、热爱生活。而两个词语的翻译代表着我国向世界传递的信息,翻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词语互译事小,中外交流事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果具有文化特征的词语翻译无法准确传递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势必影响外国民众对我国文化的准确认知,进而影响外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提出,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如以“饺子”等具体文化现象为着眼点,以“君子”作为中美乃至中外共同的人文价值的纽带,相信可为中外实现彼此理解和信任提供文化支持。
(《光明日报》2.9 李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