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2月07日 星期六

    追寻唐宋八大家踪迹

    《 文摘报 》( 2015年02月07日   07 版)
    醉翁亭

        韩昌黎从未到过昌黎

        河北昌黎,渤海边上的一座小县城。从金代开始,昌黎二字就被载入史册。

        韩愈,世称昌黎先生。很多人误以为昌黎是韩愈的出生地,而韩愈非但不在昌黎出生,他一生也未曾到过昌黎。既然如此,那为何韩愈自称“郡望昌黎”,昌黎县的碣石山上还有一座韩文公祠?

        原来根据《昌黎县韩氏家谱》记载,后魏时,定州刺史韩均徙居昌黎(今河北昌黎),为昌黎韩氏的始祖,其孙为曹州司马韩仁泰(即韩愈的高祖)。可见,昌黎韩氏是韩氏的一个支族,昌黎郡是韩氏的望出之郡。韩愈不忘自己的血脉之源,一直以昌黎为荣。传说韩愈临终时,还因无法安葬于昌黎而含恨,命人从昌黎的碣石山上移植了两棵柏树种植在自己坟上,寓意着自己永远心向故里。

        柳宗元与柳门空石

        提起河东二字,多数人会想起“柳河东”,没错,古称“河东”的山西运城就是柳宗元的祖籍。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同父辈一样,柳宗元有着强烈的入世思想,渴望得到朝廷的认可,衣锦还乡,在河东延续柳氏家族。可惜柳宗元一生仕途坎坷,究竟有没有回到过河东也成了一个谜。

        令运城人津津乐道的,是一则关于柳宗元的传说。据说柳宗元祖居——柳家堡正门外,有一块奇石。那奇石高约四尺,纹理自然,洞通四面。相传,每逢月亏夜深万籁俱寂之际,宝气四溢,华光闪烁,隐约可闻“咯咯咯”的雄鸡叫声。后来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失败,为了避免祸及族人,即命河东的柳姓人家举家外迁,曾经风光无限的河东柳氏,只留下了这块奇石。更富传奇色彩的是,这块奇石曾被一分为二。几年前,此石的上半部分刚被发现,与下半部分破镜重圆,所幸整块奇石并未损坏。

        如今,这块奇石已竖立在运城虞乡的柳宗元广场上,与其塑像遥相辉映。

        欧阳修与醉翁亭

        中国自古文人被贬,大抵都满怀怨气,而欧阳修却是与众不同的一位。他在洛阳做官时,俸禄优厚、锦衣玉食。左迁滁州后,他不但安于清贫,更学会了在山水中享乐,还在这里创作了他最负盛名的《醉翁亭记》。

        当初欧阳修初来滁州,非常喜爱琅琊山上的风景,也常来拜访琅琊寺中的住持。为方便欧阳修来游玩,寺僧智仙便修建了醉翁亭。小小的一座亭子,成了整座琅琊山的点睛之笔。

        最初的醉翁亭,只是一座小小的亭子。自从北宋末年开始,就不断有政客因仰慕欧阳修而在其旁修建庭院。如今的醉翁亭已成为一座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庭院,内有九院七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梅亭旁边的一株梅花,据说是当年欧阳修亲手所植。这株梅花品种奇特,不像其他梅花在冬日开放,而是在春天伴着杏花一同争芳吐艳,被人称作“杏梅”。

        王安石与拟岘台

        位于江西抚州的临川是个蕴育了无数中华才子的地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就是在临川出生,世人称他为临川先生。他那首著名的《为裴使君赋拟岘台》就是为临川著名景点拟岘台所著。

        拟岘台,即是仿造岘山所造的石台。然而,北宋时的抚州知州裴材为何要仿造一座湖北的山?

        西晋时,名将羊祜坐镇襄阳,一改穷兵黩武之风,重修德政,宽待臣民,甚得军民之心。羊祜在世时最爱游览岘山,羊祜死后,人们便为他在岘山建庙立碑,每每有人来祭祀,都会因怀念羊祜的仁政而落泪。

        王安石在诗中写道:“君作新台拟岘山,羊公千载得追攀。”说的即是裴材建拟岘台,为表自己实施仁政的决心。这与王安石轻税寡役、先裕民而后富国的政治理念不谋而合,难怪王安石一直对拟岘台情有独钟。裴材任知州那几年,也一向是以德服人,使得临川人民安居乐业。

        曾巩与读书岩

        每年五六月份,江西南丰的曾巩纪念馆都会迎来许多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只为到曾巩纪念馆中的读书岩上一炷香,鼓励自己,希望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读书岩位于盱水河畔半山腰处,是一座天然的石室。石室边的石台上是一座精雕细琢的亭台,亭边有一处小小的池水。池水边立着石碑,上面镌刻了朱熹手书的“墨池”二字,石室内也刻其墨迹“书岩”。相传曾巩少年时每天在石室中苦读,效仿王羲之“临池学书”,常在边上的池水中漱笔。曾巩还写下《墨池记》,赞扬王羲之“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指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闻名于世,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规劝世人向王羲之学习,勤奋向学。可见,学子们来读书岩上香并非出于迷信,而是用曾巩的事迹勉励自己,让自己更加努力。

        “三苏”与三苏祠

        人们常说,少不入蜀,指的是四川安逸舒适的生活会消磨掉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四川眉山人苏洵是个例外,史书有云,苏洵“二十七始发奋”,然而这一发奋便中了进士,后来更是与两个儿子一同出川入朝为官。

        眉山和四川大多数城市一样,风景宜人,气候舒适。苏轼曾在诗中写道:“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虽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最终没能回到眉山,眉山父老却在苏氏故居中修建了三苏祠来缅怀这三颗闪耀在文坛上的巨星。

        三苏祠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整座祠堂是一座中式庭院,穿过供奉先祖的启贤堂,步入眼帘的是一座有三个山峰的木质假山。在中式园林中,假山多为石质,木质假山确为少见。据说,这座假山是苏辙偶得,将其置于院中,称其为“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拖泥沙而远斧斤”之幸者。这也是以此隐喻了苏氏父子三人的高风亮节。

        (《人民日报·海外版》1.31 吴恕晴 朱芝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