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1月24日 星期六

    鲁迅怎样做父亲

    《 文摘报 》( 2015年01月24日   05 版)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是1919年鲁迅为《新青年》月刊写的一篇文章,阐述了“幼者为本”“以爱为纲”,“一是理解、二是指导、三是解放”的儿童教育观。鲁迅的儿童教育观迄今并未过时。

        1929年9月27日上午8时,许广平在上海福民医院生下一男孩。鲁迅说:“因为是在上海生的,是个婴儿,就叫他海婴。”

        其实,鲁迅原本是不想要孩子的,他给友人李秉中的信中曾这样说:我不信人死而鬼存,亦无求于后嗣,虽无子女,素不介怀。后顾无忧,反以为快。但既然有了孩子,鲁迅的态度便是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他曾诙谐地说:我为这孩子颇忙,如果对父母能够这样,就可上“二十五孝”了。

        对于这个意外收获的新生命,鲁迅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

        海婴出生后,首先遇到的是哺乳问题。医生建议雇一位奶妈,但鲁迅不同意,执意要自己来照料。夫妇俩按照听来的和在育儿书上看到的知识,每两小时一次、每次花费5分钟来给海婴喂奶,谁知行不通。过了两个多月,孩子的体重只有两三个星期的婴儿大。后来在医生指导下喂养,孩子才慢慢胖起来。

        海婴3岁前,身体不是很好,鲁迅夫妇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打防疫针。海婴3岁后还多次去医院洗肠,4岁后,服用开胃的药丸和纯鱼肝油。医生提出孩子要经常晒太阳,这样皮肤可以结实,冬天不至于受寒感冒。鲁迅夫妇认真照办,每日上午让海婴裸晒一小时。

        鲁迅认为,海婴幼时身体欠佳也许与住所的朝向有关。公寓朝北,阳光照不进屋,很不好,决心要搬个朝南的房子。经过5个月左右寻找、奔波,鲁迅一家迁到了新居,他高兴地说,“于孩子似殊有益。”

        鲁迅认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1932年11月鲁迅去北京,在忙碌的演讲和看望母亲之余,还专门抽空去西单商场为海婴买玩具。海婴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幼时的玩具可谓不少,但他却是个玩具破坏者,凡是能拆的都拆卸过,不仅拆玩具,还拆留声机、缝纫机。对此,父母并不责怪他,还鼓励他把拆了的东西复原。

        1933年秋天,海婴被送去幼稚园,但去了三四天,说老师不好不肯去,鲁迅认同海婴的说法,不勉强他去。因为找不到令人满意的幼稚园,直到1935年8月才再次送去。鲁迅对独生子女进幼稚园的心得是:“其实各种举动,皆环境之故,我的小孩,一向关在家里,态度颇特别,而口吻颇像成人,今年送入幼稚园,则什么都和普通孩子一样了。”

        在家里,夫妇俩教海婴识字的同时,更注重他的自主阅读。许广平让海婴读较浅的《儿童文库》,海婴反复读后向母亲索取较深的《少年文库》,母亲则坚持要等他长大些再读。争论声被鲁迅听到了,他把《少年文库》也放进海婴的专用柜里,任凭他选阅。  

        (《新民晚报》1.14 刘国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