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说:“人不只是作为个体经历他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着他的时代及同时代人的生活。”这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结论和逻辑起点之一,它还叫做“社会性传染”。
中国人比起美国人来说更容易互相传染。美国人更多地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而中国人则更多地认为自己是群体的一员,我们的性格、习惯、世界观等,都在被群体改造。我们接触的所有人,都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科学家邓巴在整理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文献后,发现人类的社会团体大小——从狩猎采集社会到现代军事部队再到商业公司,都是在150个人以内。这150个人,在决定我们到底是谁。
根据联系的紧密程度,我们将这个群体分为依次渐远的气层:家人和家族、部落以及社区。
家人和家族是没法选择的,所以决定一个人到底被染成什么颜色,主要取决于部落。圈子会影响我们,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下意识地选择圈子。决定圈子的,不是人们的性格。潘石屹说自己朋友群里的人都很棒,都有许多故事和丰富的感情,但是性格各异。如果不是性格那会是什么呢?
经历会决定人们的气场合不合。俞敏洪的父亲是江阴的农民,所以他和农民交往,就更加容易一些。有些领导干部和大学校长是农村人,他说“我跟他们打交道明显地感觉到比跟城市出身的打交道要容易得多。那个感觉就是一见面大家都很土,大家都是从土地方出来的,亲近感就会增加一点儿。”
没有共同的经历,也不排除人们气场相合。1999年,马云在互联网最惨淡、每天都有大网络公司倒闭时,遇到了孙正义。孙正义是什么人呢?韩裔日本人,名校毕业,早年发迹。这和马云的经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说了几句话,后来在厕所里碰到,聊了六分钟,就融到了资。“我们对视了一小会儿,不约而同地呵呵笑了起来,四只手也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不用说话,彼此心里都知道,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早就注定了的。”
看来,性格、经历都不是气场相合的根本要素。那么它会是什么呢?我们向潘石屹先生取经。“作为朋友,我很难完全地概括他们”,只能“给他们来一次素描,从一些侧面来粗线条地了解下他们的可爱和可敬之处”。
这里所谓“粗线条的素描”,也就是行为模式。行为在群体中传播,同质的人便会闻风而来,互相靠近;异质的人则互相排斥,彼此远离。而思维模式派生行为模式,所以两个人思维模式重合的多少,决定两个人的生活是否有重叠。
(《马云、俞敏洪、潘石屹,他们跟你想的不一样》湖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