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1月03日 星期六

    “万历平倭”使亚洲稳定300年

    《 文摘报 》( 2015年01月03日   05 版)

        2014年暑期,战争片《鸣梁》成为韩国票房最高的影片。“鸣梁海战”不过是大明朝“平倭之战”中的小浪花,韩国电影人把它捧上了天,而在中国,后人对此次战争了解不多。

        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无数明朝的大好男儿血洒朝鲜,将日本侵略军打出朝鲜赶回了日本。经此一战,亚洲政治格局又维持了300年一直到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

        故事的背景,发生于公元1592年的“朝鲜倭乱”。

        1592年,任日本太阁的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战国,野心急剧膨胀,企图通过朝鲜进军明朝,遂尽全国之力,发动了此次侵朝之役。

        在秀吉的计划里,朝鲜与大明北部已经被日本征服。三国一统后,他会恭请天皇移都北京,并献都城附近十国给皇室,同时随驾北京的朝廷诸公卿也将大增采邑。秀吉本人由海路移驻浙江宁波开府,以宁波为大本营,统帅大军继续向南征讨,准备把整个东南亚都拿下。

        当时的明朝,君臣们正忙于立谁为太子的“争国本”大计中。相比之下,爆发在附属国朝鲜的这场局部动荡,就实在不值一提了,居中调停不参与最好。但万历皇帝和部分大臣不这么看。如山西道御史彭好古就认为“御倭之计,迎敌于外,毋使入境”为上,最后万历帝发布上谕道:“命将出师,势非得已”,并不许群臣再发异议。

        明朝出兵朝鲜的第一批次,是同年的6月15日。但这批部队总共只有1000余人,主要目的是去保护朝鲜国王,侦察日军虚实。到了7月,副总兵祖承训带大约5000人抵达平壤,随即遭日军伏击,败退回国。然后一直到年底,明朝将领李如松才率3.8万多明军入朝,向朝鲜境内的16万日军发动了正式反攻。

        仅仅三个月,李如松率领的明军势如破竹,一举将日军压缩到了釜山附近。明廷挟大胜之余威,开始了与日本的谈判,双方暂时停战。

        丰臣秀吉不甘心失败,同时不忿明朝对他的轻视态度,于1597年再次发动鸣梁海战,展开征明大计。

        鸣梁海战最终以日军损失30余艘战船、大名来岛通久被斩而结束,朝鲜战船无一损失,是为“鸣梁大捷”。

        丰臣家因嫡系精兵强将在战争中损失严重,德川家康乘虚而入,夺取了丰臣氏的统治权。德川清楚地知道,西边庞大的明帝国是日本现在招惹不起的强邻,而葡萄牙等欧洲商人和教士们,则又让他感觉到了还有来自海洋的威胁,所以此后日本足足三百年时间都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

        (《北京青年报》2014.12.25 汗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