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买访民告自己”值得反思

    《 文摘报 》( 2014年12月16日   03 版)

      广东珠海平沙100多名老人因不满30多年前的企业改制让自己从国家干部转为企业职工,退休后待遇较公务员相差较大,奔走信访十余年。为了引导这群“信访户”走法律途径,当地镇政府去年通过一家镇属国企垫付了26万元诉讼费,帮助老人请律师打官司告自己。

      政府花钱让访民请律师打官司告自己,引导信访户走法律途径寻求问题的解决,确实不失为一种创新举措。尽管初衷可嘉、探索可赞,但就事论事而言,有三重疑问值得商榷。

      首先,花钱请访民告自己的诚意几何?作出这一决断之前,无疑要充分评估可能的风险、成本和结果,倘若明知政府败诉几率大,还会出这一招儿吗?事实上老人们的诉求没等开庭就都被驳回了。假如本意不是真出于解决问题,则有忽悠之嫌。

      其次,既然是政府花钱请信访户打官司告自己,这笔钱就该由政府出,这才显得名正言顺。让国企垫付的依据是什么?倘若国企拒绝垫付,这一举措还能付诸落实吗?政府何时、以什么项目归还国企垫付的诉讼费?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

      再次,有钱拿去让访民打官司告自己,何不用来救济他们中的生活困难者?26万元诉讼费不是个小数目,倒不如用来有针对性、选择性地接济他们,不然真显得“有钱就任性”的傲慢和冷漠。

      (《南方都市报》12.8《法制晚报》12.10 范子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