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犹未尽的哥哥听了父亲这番话,如同遭受当头棒喝,一下子清醒过来。
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为人正派严谨,严格自律。父亲要求子女更是严格。
哥哥大学毕业后分到工厂。那时,厂里已经很不景气,产品严重滞销,作为工程师的他也整天无事可做。哥哥就跟厂里的一帮青工混在一起,上班的时候,打打麻将,或者喝喝小酒。一天,父亲有事路过哥哥的工厂,临时决定进去看看。当看到哥哥正光着膀子跟人打麻将时,脸色瞬间阴沉起来。
父亲呵斥哥哥不求上进,大好年华竟这样蹉跎。父亲严厉地说,打麻将原本没有什么,但是上班时间打麻将绝对不允许。父亲厉声呵斥道,自己要懂得自律,即使别人劝你,你也要坚守自我,把握分寸,不受人惑!
父亲的一番铿锵有力的话对于哥哥来说,不啻醍醐灌顶。尤其是一句“不受人惑”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哥哥的心上。从此,哥哥上班期间再也没有打过麻将喝过酒,而是钻在办公室里博览群书。一年后,哥哥考上了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的哥哥走上了仕途,由于工作出色,后来到一个沿海城市做了副市长。春节回家的时候,哥哥踌躇满志,兴致勃勃地讲述起他所谓的政绩,父亲却显得忧心忡忡,他语重心长地对哥哥说,老百姓对于官员有一个最朴素的要求,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如果你不造福百姓,而受人迷惑,与坏人同流合污,那样会受老百姓唾骂的。意犹未尽的哥哥听了父亲这番话,如同遭受当头棒喝,一下子清醒过来。
几年后,哥哥所在的城市出了腐败案,许多干部都因玩忽职守、贪赃枉法而坐牢,唯有哥哥清清白白。他隔着几千里给父亲打电话,哽咽着说,如果不是您那句“不受人惑”时时鞭策我,说不定我也铸成大错。
想来,不受人惑,实乃人生的大智慧,做人的大境界。
(《羊城晚报》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