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煎熬过程中也有“辈分”,谁先谁后有讲究。
坚硬和有毒的药材先煎
这主要考虑其效果和安全性。矿物类、贝壳类、化石类、动物的角甲骨类药物较为坚硬,有效成分较难溶出,应单独煎煮30~6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同煎。川乌、草乌、附子等有毒药材应单独煎1~2小时,使其毒性成分分解。
气味芳香易挥发的药材后入
有些药材如果煎煮太久,有效成分容易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如薄荷、紫苏、荆芥、沉香等,应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加入。
珍贵药材单独煎
人参、羚羊角等药材比较珍贵,如果和其他药物共同煎煮,时机把握不好,有效成分可能无法充分煎出或被其他药物的药渣吸附。这些药应单独另煎1~2小时。煎液可以另取,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不易取汁的药材包煎
指将药物用稀疏的纱布等包裹后入煎,主要适用于具有刺激性毛茸、容易浮于液面不便煎煮的药物;煎后药液黏稠、不便滤取药汁的药物;或加热时易引起焦化的药物。如五灵脂、车前子、滑石等。
久煎易被破坏的药材泡服
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后易被破坏,可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西红花、胖大海、番泻叶等。
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烊化
胶类及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需要单独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物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这类药物放入其他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蜂蜜等。
用量少的贵重药冲服
冲服药粉适用于用量较少的贵重药,如鹿茸、海马、冬虫夏草、牛黄、珍珠等。还有些药研粉冲服是为了提高疗效,如三七等。某些药的有效成分难溶于水或易被高温破坏药效,只能制成散剂冲服,如麦芽、鸡内金等。
(《生命时报》10.21 刘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