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喜欢给手机“穿”上一件外套,不过,央视《是真的吗》节目调查小组的实验让很多人震撼:这些外表或可爱或华贵的手机套竟然含有致癌物。
节目组从地摊和商场购买了塑料、硅胶及皮革3种常见材质的手机壳,请来6位热心市民按照平时惯用方式,打电话、刷微博、玩游戏……1小时后,6个手机壳外部的最高温度为39.3℃~48.4℃,平均45℃。
清华大学室内空气检测室实验人员按照45℃收集了6个手机壳释放出的气体并进行苯、甲醛含量分析。6个手机壳,无论是在何处购买的,都释放了致癌物质苯,释放量在0.0191mg/立方米~0.0494mg/立方米之间。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苯的浓度限制规定是0.011mg/立方米,实验时将手机壳密闭加热了1个小时,这样得出的苯释放量要比日常使用的情况高一些,基于这样的原因,手机壳的苯释放量并不算大。
专家提醒,打电话、玩游戏或看视频,最好在通风处进行;如果在狭小的空间比如被窝里打电话发信息玩手机,甲醛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北京晨报》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