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田中奏折》如何被揭秘

    刘肃勇 《 文摘报 》( 2014年10月25日   05 版)

      1895年,阎宝航生于辽宁海城一户农民家庭,19岁考入沈阳两级师范学校,5年后毕业,去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留学两年。1929年初,阎宝航回到沈阳。

      1929年10月,预定在日本召开太平洋国际交流第三届会议时,阎宝航以辽宁省沈阳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东北国民外交协会首席常委、太平洋国际会议筹备主任的身份,带领宁恩承、王卓然等15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于1929年10月28日至11月9日在日本西京召开。

      此次太平洋国际会议着重讨论中国满洲问题。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阎宝航在大会发言中首先指责“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满洲)驻扎庞大的军队,随时都可能发生侵略战争。而日本的侵略目标,不止是中国东北,还有蒙古。不止蒙古,还有印度,乃至全世界。真可谓野心已极”。随之,阎宝航断然向大会揭密了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上,向日本天皇送上的奏折——《田中奏折》。文称:

      “所谓满蒙者,乃奉天、吉林、黑龙江及内外蒙古也。广袤七万四千方里,人口二千八百万。较我日本帝国国土(朝鲜及台湾除外)大逾三倍。其人口只有我国三分之一。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富世之无其匹敌。……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本是田中义一向“东方会议”上提交讨论的奏本,原名《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1928年6月,东北外交处驻日本东京办事处人员,通过不同渠道,分期抄来《田中奏折》,因抄录字迹潦草,错字、错句多,难以翻译准确。后得张学良将军出重金,从日本买来《田中奏折》,由外交处译成英文本,印刷200本,由阎宝航带到西京太平洋会议上,待阎宝航发言完结,即向英、美等代表分发,顿时激起会场一片哗然。

      中国国内则于1929年12月,通过南京出版的《时事月报》杂志,公开发表了《田中奏折》。

      遗憾的是当时的西方大国,一般都不相信日本能有如此能量,实现这般狂妄野心,因之对《田中奏折》态度冷漠,会议上也未与之辩论,反而对日本后来的侵略行径还有着袒护之情。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沈阳之战,进而占领全东北,英美仍然没有识别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直至1941年12月,日本突然袭击夏威夷群岛珍珠港,向美国大打出手之时,美英等西方各国方才明晰日本向外侵略,乃是完全按着《田中奏折》的既定轨道进行的,悔及当初已晚。

      (《中国社会科学报》10.15 刘肃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