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需要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不过,研究发现,“动动笔头”不仅能帮助记忆,还会保持大脑敏锐,也会令人更快乐。
2005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身心受创者如果能通过写作宣泄出来压力,在4个月内写作2~5次,每次15~20分钟,记下自己的痛苦、委屈乃至愤懑等情感,身心健康便会有所改善。很多相关研究也表明,通过写作宣泄情感和压力,对关节炎和慢性疼痛患者、医学生、重犯、犯罪受害人以及产后妇女都有着心理健康上的好处。
经常写日记的人,也会相对更快乐,更不容易患感冒等疾病。
2008年的一项调研发现,使用纸笔写作者比用键盘打字者,对个人角色定位会更明确。很多知名作家如杜鲁门·卡波特(代表作《第凡内早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代表作《洛丽塔》)等人均表示,比起打字,他们更喜欢手写。
美国华盛顿大学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小学生用笔写作文不仅比用键盘打字的同学写得更长,写作速度也会更快,并且完整的句子会更多。
2013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写作甚至能促进老年人的伤口愈合。这是由于通过写作宣泄了负面情绪,放松了身心,改善了睡眠,并且增强了免疫系统反应,从而促进了伤口愈合。
写作还能帮助记忆定位。有研究表明,想记住新信息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手写记录,这就是所谓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神经学家表示,训练书写技巧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认知功能。从笔迹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我们的记忆功能正常与否,如果你近来笔迹突然明显变差,便可能是你的记忆功能出了问题。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羊城晚报》10.21 轲之心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