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军方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覆盖全球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来,该系统被广泛用于军事和国民经济领域。为了避免受制于人,俄罗斯、欧盟和中国先后研制和建立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中俄考虑今后建成统一的全球卫星导航空间,双方就“格洛纳斯”“北斗”卫星导航设备的统一标准化进行磋商。
俄罗斯《观点报》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整个导航、定位及制导系统都依赖于目前居霸主地位的美国GPS系统将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美国在重要目标附近设置伪GPS信号发射机,别国对其攻击的GPS制导武器就不可能命中目标,甚至拐个弯打回去。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可以通过伪造GPS信号来控制别国武器,这意味着别国战机进行远程航行时,很可能因GPS信号被篡改或干扰而误入歧途。据报道,2008年俄格战争期间,投入战区的俄军部分车辆发生GPS信号丢失现象,就被怀疑与美国做手脚有关。
俄罗斯《消息报》报道,早在今年9月初,俄航天署长奥斯塔片科访问北京时,与中国同行就发展航天领域合作交换意见,“莫斯科拟在年内与北京签署相关协议,两国将在对方境内互设3个(导航卫星)地面控制站”。
据专家介绍,对于中俄而言,合作的第一步当属互建地面控制站,这些站点可以用来校准卫星信号——地面站的大地坐标会被精确测得,然后与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坐标对比,测出信号误差,进而反馈给卫星系统校正。俄罗斯“格洛纳斯”的定位服务范围侧重于极地和高纬度地区,中国“北斗”的服务范围则覆盖稍稍偏南纬度的地区,如果实现联合导航,那将是世界范围内最理想的导航体系。
(《新民晚报》10.9 张亦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