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国际军贸市场无法回避“中国制造”

    房永智 《 文摘报 》( 2014年10月16日   07 版)

      9月17日,非洲航空航天防务展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开幕,7家中国军贸企业参展。

      本届非洲航空航天防务展上,为了更加方便客户购买武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甚至提供成套的基本防务装备清单,包括从步枪、榴弹炮、激光制导炸弹、装甲人员运输车、坦克到无人机应有尽有,有媒体将这一整套装备称之为“军工套餐”。

      这只是中国对外军贸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称,2009年~2013年间,中国向35个国家供应武器装备,中国占全球武器出口比重也从2%提升到6%,并于2012年首次升至全球第五,同时也是进入该榜单的首个亚洲国家。

      尽管中国制造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可是与2013年占全球武器出口份额35.70%的美国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即使与占20.29%份额的俄罗斯相比,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中国正在以实力慢慢赢得口碑和市场。

      据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一份关于中国武器出口的报告透露,歼-10战机的外贸价格不超过4000万美元,而美国现役同性能的F-16则为6500万美元。低价位的背后却是不逊色的各项作战性能指标。中国的053级护卫舰单价仅在5000万美元左右,泰国方面使用后评价认为该舰只是同级德国护卫舰价格的1/4,战斗性能却能达到其九成。

      (《中国青年报》10.10 房永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