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养生信息火爆,众说纷纭,让人如坠云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保林说,养生热反映了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但借鉴养生之道不能盲目。
不能生搬硬套 老话说秋天是进补的季节,于是很多人吃狗肉、吃羊肉。但现在的气候和人们的饮食结构变了,体内代谢不畅,大量进补的话就是火上烧油。
不要以偏概全 养生不能照搬他人经验,需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孔令谦说过一个病例。“一个老先生看一本养生书里介绍说敲打肾俞穴好,就敲得很使劲,最后尿血了。不是说敲打肾俞一定会尿血,敲打好不好,关键是看你适不适合。”
不要把养生当治病 “养生可以防病,但是养生绝不是治病,‘以养代治’的观念是错误的。”孔令谦说,养生也绝不是吃什么喝什么的问题,如果整天琢磨着如何长寿,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动,过得胆战心惊亦未必好。
不要夸大食物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表示,很多人一听说吃什么食物能养生,就努力吃,以至于偏食。甚至,有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把某种食物包装成万能的,所以就出现吃绿豆、泥鳅的现象。食物没有最好和最坏之分,人们进食时,注意种类丰富,营养全面才是正道。
杨保林提醒,一般人只要饮食正常,营养充足,根本用不着补。长寿的老人不发愁、不多欲,运动适度,情绪稳定,这才是值得学习的。
(《健康时报》9.29 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