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努什今年6岁,家住阿富汗喀布尔。上幼儿园时,她是一个身穿长裙、梳长辫子的小姑娘。然而,上小学时,玛努什“消失”了,出现在一年级教室的是一个穿裤子、系领结的短发“男孩”,名字叫迈赫兰。
在性别界限森严的阿富汗,“迈赫兰们”的存在不可能得到官方正式允许,百姓们对此却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无论是在喀布尔,还是偏远的乡村部落,不少阿富汗人都曾听说或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对邻居、亲戚或同事家里那个模样清秀、常由母亲陪伴出行的“儿子”心照不宣。不过,民众对这种现象的宽容有一个严格前提,即这些“男孩”必须在身体发育成熟、可以嫁人生子之前,及时恢复女儿身。
这些女扮男装的孩子来自各种家庭,有的家境殷实,有的出身贫寒;有的父母颇有名望,有的父母则大字不识。但这些家庭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不惜一切代价想要一个儿子。
对富人家而言,儿子代表着家族名誉和面子。对穷人家而言,男孩可以从小就抛头露面,为家里出力挣钱。迈赫兰的情况属于前者,“他”的母亲在议会工作,受人尊敬。
不少阿富汗人认为,小时候以男孩身份生活,对这些女孩而言是一种优势,因为这意味着她们上学途中更安全,出门更方便,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更多。然而,这些只是表象。
无论西方和东方,历史上都不乏女扮男装的传奇故事或人物。这些女性人物是真实存在也好,是传说也好,她们乔装成异性的目的与今天阿富汗的迈赫兰们相似:在绝对男权或男权占主导的社会,为自己或家人争取更多的安全、自由和权利。
(《新民晚报》 9.18 张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