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国防部副部长”邱国正的儿子在“军情局”任职,由于表现优异,被化名送去中东某国进修。不料,他的身份却在8月底意外曝光。军方于是迅速下令,要求邱国正的儿子返台。
媒体了解到,邱国正儿子的身份之所以曝光,与8月14日“军情局”内升刘德良当局长有关。因为局内有人不满这一人事案,随即发出检举函,指称刘德良得以晋升,主要是因为其特别照顾邱国正在“军情局”任职的儿子。
“军情局”的前身是蒋介石时期的“军统局”。近12年来,“军情局长”已换了9人,很多人没有干满一年就走人。国民党“立委”忧心地指出,“军情局”是做情报工作的,内部纪律应该很强,如今却以善于内斗而闻名,高层官员为了排除异已,经常斗来斗去、相互爆料,不经意间泄露了诸多机密。
另一方面,人事频繁更迭,导致台湾的情报作战能力迅速滑落。在刘德良之前,“军情局长”一般是“空降”来。这些局长面对陌生的情报工作,大致有两种心态,一是希望做些能立竿见影的事情;另一种则是谨小慎微。这两种心态目的一致,都是希望藉这个要职当跳板,尽快晋升到其他重要军职。偏偏情报工作如种树,10年未必能成荫。由于“军情局”高层们整天都在想着官位,上梁不正下梁歪,手下的情报人员们也无心工作。
有台湾官员透露,自从马英九上台后,由于两岸关系和缓,“军情局”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工作重心已经逐步由大陆军情转向政经情报。如今只要能掌握报纸第二天的头版新闻,或是杂志下次出刊的封面报道内容,只要比读者早数小时,就能当做“情报”交上去,申请绩效奖金。在这样的形势下,相关情战网络已逐渐凋零,远离权力核心。
(《世界新闻报》9.21 周锦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