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端武装“伊斯兰国”(IS)残忍杀害两名美国记者后,美国人显然被激怒了。9月10日,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建立一个联合打击IS的国际联盟。同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飞抵北京,游说中国政府加入联盟。
如何解读美国邀请中国加盟的行为?中国要不要加入打击IS的集体行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之所以游说中国加入联合打击IS的国际联盟,其核心在于寻求国际合法性支持。从国家能力角度而言,美国单独对IS作外科手术式的军事打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那样可能会造成国际合法性的缺失。如果能够通过组建国际联盟令IS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既可以达到剿灭的目标,也可以令美国获得国际联盟领导者的尊荣,可以说一举两得。即便没有获得安理会授权就发动打击,也会造成法不责众的事实。
不过,在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上,中国的角色是清晰的、一贯的和坚决的。因此,如果中国决定加入国际反恐联合阵线,如何正确定位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和角色,就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在美国领导的国际反恐联合阵线中,中国不应做一个无所作为的“追随者”,而是应该有所作为,特别是针对某些国家试图逾越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中国要敢于坚持原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秩序。
早在美国空袭伊拉克的IS武装时,美国媒体就刊登了《中国对美空袭伊拉克为何心态复杂》这样的文章,暗示中国应该直接出兵打击伊拉克的恐怖主义。
美国媒体的这种暗示,在中国国内舆论场上亦引发了不同意见。兵者,国之大事。在要不要参加伊拉克战场问题上,中国坚持按照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办事,尤其是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中国不会对其他国家出动一兵一卒。
对中国而言,关键是坚持原则的问题。尊重有关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防止出现借打击恐怖主义之名行干涉各国主权和内政之实。同时,也要坚持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时的原则,一方面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正确处理反恐与反霸的关系,是中国处理国际联合打击IS问题的关键。
(《国际先驱导报》9.19 赵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