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投资理财

    警惕私募“保本”陷阱

    柴今 《 文摘报 》( 2014年09月20日   03 版)

        “年收益10%以上,保本保利息”。这两年,不少私募基金产品打着固定收益的旗号向投资者销售,将风险产品说成“保本”产品。

        所谓“保本”,大多是出于促销动机,投资者不能太当真。有些私募基金还表示,可以把保本条款写进协议里,或进行公证。事实上,这些做法都不靠谱。如果发生纠纷,投资者利益很难得到保证。

        私募基金必须向合格投资者募集,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其中,合格的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私募基金透明度低,主要投资于高风险领域,因此,对于那些“拆细”的低门槛私募产品,投资者需格外警惕。

        (《人民日报》9.1 柴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