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四世同堂》结尾如何失而复得

    陈梦溪 《 文摘报 》( 2014年09月20日   05 版)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分三部,分别是《惶惑》《偷生》和《饥荒》。起初创作时,老舍预计创作一百章,每章一万字,共计一百万字,然而目前的版本只留下完整的前87章,后13章结局并不是老舍的原稿,而是根据英文版翻译过来的。那么最后13章到底去哪儿了?

      《饥荒》在1950年5月到1951年1月在上海的《小说》月刊上连载,在连载到第87章的时候,文末写了“(完)” 的字样。

      老舍家人称,小说并没有完。“1949年,老舍当时是将全部百万字的手稿拿回国了,给了上海的《小说》杂志,但因为政治原因,后13章被砍掉了。”老舍之子舒乙解释,原因有二,最后13章中描写了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中国为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像一个真正的胜利者,“书中主要人物死了19个,在某些人看来显得太悲了,因此便被删去”;另一个原因是最后13章较多地描写了瑞全和钱诗人的地下抗日活动,“只写了他们是‘地下工作者’,并没说明这是共产党,很有可能被曲解为对八路军的功绩的一种忽略和不公,所以被删去”。

      老舍夫人胡絜青和儿子舒乙在《破镜重圆》一文中肯定:家人至今记得很清楚,《饥荒》的手稿并非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大十六开的厚厚的美国笔记本中,有很硬的黑纸面,字是用钢笔写的,很规整,本数很多,摞起来足有十几厘米高,《小说》杂志的连载就是根据这份手稿印刷的。可惜,这份手稿全部毁于十年内乱,后十三章就包括在其中。

      幸好,英文版《四世同堂》(即《黄色风暴》)中保留了后十三章内容。1946年3月,老舍与曹禺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在美国期间,主要在1947年到1949年间完成了第三部《饥荒》。1948年春夏,由老舍口述,美国人艾达女士翻译成英文,1951年在纽约出版,取名《黄色风暴》。这个版本是老舍直接口述翻译的完整版,有国内缺少的最后13章。

      “文革”结束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在1979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79年10月到1980年1月间同时出版了《四世同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还找来了著名漫画家丁聪为书画封面和内页插图,书名的字也是由孙奇峰题写的。

      之后,马小弥将英文版翻译成中文,共50万字,有最后13章的内容。1982年,北京《十月》杂志将这最后13章的内容发表,1983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以单本《四世同堂补篇》的形式出版,1985年再以合订本出版。这个合订本全文共88.6万字,之后出版、再版的书中,最全的《四世同堂》就是这个版本了。

      (《北京晚报》9.15 陈梦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