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哲学的唯一问题就是死亡。在汤一介涉足哲学之前,便尝试着参悟生与死。他以火焰比作人的生命,说小小的火焰燃烧的时间虽然长,但它照亮的面积十分有限,而尽管烈焰转瞬即逝,它照亮的面积却更为广阔。
写这段话时,他只有20多岁,一心想像烈焰一样。半个多世纪过去,已是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的汤一介,寄望编纂一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呈现中国儒学源流的《儒藏》,来点燃余生。
直到2014年9月9日,教师节的头一天,烈焰灭了。留下的,是那卷还未竣工的10亿字巨著。
“珍惜自己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2002年,汤一介提出编纂《儒藏》的构想,得到了当时还在世的张岱年、季羡林的鼓励和支持,随后,这个将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编辑总量不少于《四库全书》、教育部迄今为止最为重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攻关项目正式启动,汤老任总编纂、首席专家。
在这12年里,汤老主持编纂的《儒藏》精华编百册已经出版。然而,《儒藏》全本计划完成的时间是2025年,汤老几乎还差一个12年。
汤一介曾在多个场合说:“有自己文化传统的国家,而且珍惜自己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对于《儒藏》的编纂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说,《佛藏》收录了佛教典籍,道家典籍也编在一起了,就是没有《儒藏》。从历史上看,儒学传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没法割断它。
上世纪90年代,因为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书,汤一介开始思考“文明的冲突”的对应面:文明的共存。他认为如果文明不能共存,世界将会混乱、人类彼此争夺。
这个看似政治家考虑的题目,其背后拷问着中国现代哲学转型的学术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说法认为激进主义派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汤一介则认为,包括激进主义派、自由主义派乃至保守派等在内,共同组成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前一个问题是怎么看世界,后一个问题是怎么看中国,应该如何来理解、如何来创新我们的哲学”。
如何实现“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处?汤一介认为,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取得共识。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县。汤一介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汤霖是前清进士,父亲汤用彤则是哲学大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热”,到90年代最早提倡“国学”,从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文化总顾问,再到《儒藏》工程的创始人。祖父汤霖留下的“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两句话成为了汤先生一生的座右铭。
按照计划,《儒藏》这项国内最大的儒学古籍文献整理工程,要用7年的时间完成精华编2亿多文字的整理,但结果耗时两年才交了第一本50万字的样稿,北京大学儒藏编纂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谷建在接受采访时说,推迟出版的原因是汤一介先生对编校质量的要求几近苛刻,在样书出版之前校对甚至达到十几次。
今年6月底,《儒藏》精华编的前100册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发布会,身负重病的汤一介先生坐着轮椅,在家人的搀扶下依然出席这场发布会,“我想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愿意为这个(《儒藏》编纂)工程来尽我的力……我必须继续努力,来把全本完成。”
北大哲学系系主任王博是汤老2011级博士生,他忘不了那些布满了红笔意见的A4纸。起初,他以为把作业交给汤老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隔一段时间汤老电话来了,挨个叫学生过去谈作业。轮到他时,摆在他面前的是汤老一笔一划写满批改意见的作业纸。
认真,是对学术负责的开始。王博说他一直将汤老告诉他的这个道理记在心里。
(《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9.11 9.10 邱晨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