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8月14日 星期四

    见闻

    德国公社 现实乌托邦

    《 文摘报 》( 2014年08月14日   07 版)

        德国最古老的黑森州卡塞尔“下考丰根”公社,已经有28年历史。公社由63个成人和21个孩子组成,被认为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生动实验”。公社居民之间直呼其名,共享财富,建立起一种无等级差别的社会经济关系。

        公社有十几家自有企业,有钳工车间、建筑规划办公室、日托托儿所、养老院和集体食堂,在院子外有自己的养殖、果蔬种植基地,因此也为大部分社员提供了工作。每个认为自己有足够能力的社员,都可以在公社内成立公司。它必须符合集体的基本原则,必须能够盈利。

        西蒙娜加入公社的时候身上带着9000欧元,它们全部流入公社账户。如果西蒙娜想上街喝个咖啡,就会去管理处拿10欧元,再将自己的名字和资金用途写入旁边的账本中;如果想为她的帆布艇买个超过150欧元的新桨,她就必须在公示板上写下自己的需求。如果有成员不同意,那么他有一周时间对她抱怨。对于这种协商没有明确的规定,西蒙娜不能违反其他人的意愿挥霍钱财,其他人也不能禁止她买新桨。

        公社管理处还有个“养老资金库”,那是一种集体养老金,每月从公社总收入中扣除出来。如果社员在公社内部退休,那一切都没有改变。如同他以前的工资一样,现在他的养老金也流入了公社账户。如果与之相反他离开了公社,那他每月都能收到属于他的那部分养老金汇款。

        在公社,正因为每个社员都是自己的老板,他们的效率有着天壤之别。有的社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会抱怨其他游手好闲的人。公社元老尤里自80年代起就知道这种矛盾了,他的结论是:少盯着别人的人,自己会生活得更好。

        (《海外文摘》2014年第8期 霍尔格尔·弗罗利希/文 吴斯/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