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8月05日 星期二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4年08月05日   06 版)

        刑法应介入网络著作权的保护  王敏敏在2014年第6期《中州学刊》上说,网络作品传播面临易受侵害的风险:新型侵权行为方式不断出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帮助加剧了侵权行为的危害后果,非营利型侵权案件频频发生,网络传播侵权后果的认定更加复杂、困难。刑法介入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在于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多发性及其社会危害的严重性。我国刑事立法应当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在犯罪行为中新增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应考虑网络著作权犯罪司法认定的特殊性,在保留“以营利为目的”的构成要件的同时,以“侵权作品的数量”辅以“权利人的经济损失”作为该罪的定罪标准。

        鲁迅小说中的乡村女性  王宇在2014年第7期《学术月刊》上说,鲁迅小说《故乡》《祝福》《伤逝》选择“乡村女性”作为支点,表述现代知识分子/启蒙者与传统乡村/农民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当女性的性别他者性与传统乡村/农民的文化他者性重叠编码时,才可能为“现代自我”(启蒙主体/男性知识分子)提供一个自我反思、自我追问,同时也是自我建构的最合适支点。这无形中造就了“乡村是女性的”这样的观念。与此同时,男性农民阿Q的形象则超越了乡村、农民的地域性、阶层性,成为表征全体国民性(包括现代知识分子自身)的载体。而鲁迅另两篇小说《风波》《离婚》,又将传统乡土社会特殊的绅-民阶序与父权制性别阶序重叠编码,还以乡村的女性化来暗示近代以来乡村在文化上的空心化、沙漠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