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读书要读出“问题”

    张鸣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31日   06 版)

      对于一个习惯于接受的大脑,要读书读出问题,是个不容易的事。若要打破接受性阅读的魔障,降魔法宝有两个:

      其一,多读。同类的书多读几本,问题自然就会显现。同一个事情,这本书这样说,那本书那样说,到底谁说得对,你肯定要问一个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同一个问题,各执一词者,你看甲说,觉得甲对,看乙说,觉得乙对。这种时候,你需要的是追究各自的证据,看看哪个证据靠谱。

      其二,多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读一读,要想一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书里的说法,是否合情合理。如果哪儿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找找不对劲的地方在哪儿。

      读书读出问题,不仅仅是质疑,更多的是深入思考,或者转换角度。一本值得读的书,其实对与错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特别需要考虑的。违背常识的错误,如果在一本书里频繁出现,那么这本书也就不值得读了。更多的时候,一般所谓的对错,只是角度问题。对于某些问题,在某些角度上考察,也许不合适,但你并不能说它错。

      读书宗旨,不是为了灌输,而是创造。提出问题,是创造的开始。如果连问题都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在前人的著述上有所超越,充其量,只能复制别人。由于理解的偏差的损耗,连复制都不能逼真。

      读书要记笔记。笔记最要紧的内容,就是你的心得和质疑,一句话,记下你读书的思考。因为,这些思考,无论多么粗糙,多么幼稚,都是你自己的思考,你创造的起点。

      (《北京日报》7.14 张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