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24日 星期四

    一个日本作家眼中的德日二战教育

    马晓云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24日   07 版)

      记  者:日本人和德国人对二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具体表现是什么?

      森达也(日本电影电视纪录片导演,纪实作家):我在《战争始于自卫失控》那篇文章中提过,去年与柏林自由大学学生进行交流时,其中一名学生向我提问:“8月15日是日本的纪念日吗?”我回答说:“因为叫终战纪念日,所以算是纪念日。”至于德国的纪念日,他们回答是“1月27日,这是解放奥斯威辛的日子”。他们另一个回答是“1月30日”,这是希特勒政权开始的时间。

      德国的纪念日是“加害的记忆”和“战争开始的日子”。而日本的纪念日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等)受害的日子”和“二战结束的日子”。这是两国很大的不同。德国人反省的是“为什么会发动战争”,但日本的记忆是从“战争结束开始”。也就是说日本的近代史是从战后开始的。但德国的近代史包括纳粹。这一点德国肯定进行了十分认真而深刻的反省。

      记  者:您了解到的德国的二战教育是什么样的?日本的二战教育又是怎样的?

      森达也:总体而言,德国就反省为何发动战争进行了深刻教育。德国两次发动世界大战并均以失败告终,德国进行历史教育的结果是,让每个人都认真反省为什么会犯那样的错误。

      但不少日本人的历史认识是,日本侵略过其他国家,也遭遇了重大损失,但那都是被甲级战犯欺骗的结果。日本的历史教育方面或多或少有这种倾向。日本宣布投降后,美国占领日本。在东京审判之际,美国迅速得出结论,日本天皇和民众都是受甲级战犯蛊惑和欺骗。为了保留天皇制,必须解释成天皇“并没有罪”。于是便出现了这种说法:天皇并不想发动战争,只是被一部分军人欺骗了。

      我认为,把战争的错误只归咎于甲级战犯是不够的,当时的日本天皇和民众都有责任。

      记  者:您如何看待德国和日本二战教育的不同?

      森达也: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的近代史教育是十分欠缺的。日本现在很多年轻人连“8月15日是什么日子”都不知道。这在亚洲国家看来,“日本就连过去的错误都记不得了,更别提向受害国道歉了”。学习历史的意义本来在于认真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但日本的历史教育特别是近代史教育可以说完全做不到这一点。这是日本与德国的很大不同。

      (《国际先驱导报》7.18-24 马晓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