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个人是否诚信不由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企业专门收录其信用信息。这些企业专做信用调查,并以买卖的形式向银行、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通常美国消费者每年都要检查一次自己的信用报告,发现经济信誉问题,会立即更正,以免给以后的生活带来麻烦。
而在德国,监督诚信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信用记录。主数据库在德国中央银行,各家银行都有向其提供数据并共享的义务。一旦公民在一家银行没及时还款,这一信息会经数据库向全国公布,从而给个人的经济生活带来重重困难,比如失去生意、借不到款、被人另眼相看等。生活中的监督也无处不在,如乘车逃票,会被写入信用记录,成为终生污点。
英国对失信行为采用的是加强对欺诈事件的调查和曝光,试图以名誉、经济和刑事等惩罚措施促使人们遵守法律,保持诚信。例如,伦敦四通八达的地铁都是自动检票,对逃票者会加倍罚款。纳税也是自觉的行为,一旦发现一次逃税,可能历年的公司账目都将被迫接受调查并课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重罚。
韩国的个人信用分为10级,1至6级为大多数人的等级,正常经济生活毫无问题,只是在额度上有高低标准。7至10级为不良等级,借贷十分困难,信用卡交易基本被停止,有的工资和账户还会被冻结。有些韩国人恋爱前,会要求婚介机构提供对方的个人信用信息,不良者不受欢迎。
新加坡政府认为,诚信是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如果公务员到退休时未发生失信行为,可获得一笔可观的公积金;相反,如果在任职期间出现过诚信问题,这笔钱就没了。因此,许多公务员为得到公积金,干的时间越长,越忠诚老实。
(《民主与法制时报》7.21 杨奇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