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12日 星期六

    微书摘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12日   07 版)

        观赏别人的痛苦,是最冷漠的看客。因为痛苦前面的签名者是“他人的”不是“我的”,因此就有了一种过去时间状态,一种距离感,一种观赏的方便,一种非切肤之痛,一种奇观,一种隔岸观火、幸灾乐祸,一种过量、不知足。

        ——【美】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上海译文出版社)

        农耕时代,即便不识一字的人,也能给人文化感。至少,他敬惜文化。信息时代,即便著述迭出的人,也可能让人觉得很没文化。至少,他不敬惜文化。先后赶上这两个时代,看敬惜字纸的传统灰飞烟灭,尤觉“一字之徒”难能可贵。

        ——宋文京《一字之徒:汉字的家常味道》(新星出版社)

        生活中原始的情形之一,就是捉迷藏的游戏。当你躲起来,别人在找你的时候,那是多么战战战兢兢;被人发现时,虽然害怕,可又是多么美妙;而当别人找了很长时间又没有找到,最后放弃时,那又是多么恐慌。不能将自己隐藏得过好,不能太善于演戏。

        ——【法】让·波德里亚《冷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

        百馀年前日本有一个艺术家是精通茶道的,有一回去旅行,每到驿站必取出茶具,悠然的点起茶来自喝。有人规劝他说,行旅中何必如此,他答得好“行旅中难道不是生活么。”这样想的人才真能尊重并享乐他的生活。

        ——周作人《雨天的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自秦汉到明清,两千多年,中国经过无数次改朝换代,有过无数次治乱更替。通观历史实相,所谓盛世往往思想令人窒息,所谓衰世往往学问纷争不已。难道思想自由必待政治积弱?很不幸,中世纪中国诸王朝大抵如此。

        ——朱维铮《重读近代史》(中西书局)

        十五年来,我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光阴都花在互联网上,花在了许多与我的人生并无关系的奇闻轶事上。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懒洋洋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