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12日 星期六

    安全气囊,还安全吗

    张伟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12日   03 版)

        多家汽车制造商近日宣布在全球召回290万辆气车,原因是发生事故时,汽车安全气囊可能会意外爆裂,溅出金属碎片伤及驾乘人员。曾有一起发生在美国的事故,“一片一英寸大小的爆炸碎片插入司机的右眼”。在2013年4月和5月,本田和丰田等5家汽车公司曾宣布召回400万辆汽车,原因也是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存在隐患。

        气体发生器是一个密闭的金属容器,用来保证里面的引爆物能在几十毫秒内准确爆发,既能展开气囊,又不会伤到车内人员。但有些气体发生器使用硝酸铵作为引爆物,专家认为,如果有水分进入,硝酸铵会变得不稳定,可能燃烧过快,造成内压异常上升,金属容器会因此爆裂并溅出碎片。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称,它收到与安全气囊有关的几起事故都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和波多黎各,当地湿度较高。

        安全气囊虽然为大众熟知,但它的复杂程度和科技含量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认知。

        在发生碰撞事故后,汽车上的电脑会在15至20毫秒内作出判断:撞到了哪里;车内人员处于何种位置;气囊以每小时250~300公里的速度弹出是否会造成更大伤害。电脑此后会决定是否弹出气囊。而气囊爆发的持续时间只有大约30毫秒。

        如果驾乘人员没有系安全带或非常矮小,或者汽车行驶非常缓慢,气囊可能不会弹出,此时弹出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同样,根据碰撞角度不同,汽车侧面气囊可能会弹出,而正面气囊就不会。如果汽车在撞车时处于停车和熄火状态,气囊也不会工作。

        毫无疑间,安全汽囊在交通事故中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它同时也是最富争议的汽车安全装置之一,因为在一定情况下气囊会造成比交通事故更大的误伤。比如,如果气囊展开范围内存在纸条、小别针等物品,它们在气囊高速展开时速度会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对要保护的驾乘人员来说杀伤力巨大。

        作为汽车中重要的安全配件,安全气囊的主要作用是在事故发生时,尽可能把乘员约束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不让他与方向盘、仪表台、挡风玻璃、侧窗、门柱等坚硬的物体发生二次碰撞。在撞车时,即使气囊开启,它所起的保护作用也是有限的。

        (《国际先驱导报》7.4 张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