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10日 星期四

    斯坦因与丝路上的“潘多拉魔盒”

    王新春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10日   08 版)

      中外学者对“丝绸之路”的关注,与近代在中国探险的外国人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不能不提的是凭借四次探险获得大量中国珍贵文物的斯坦因。

      1862年冬,马克·奥莱尔·斯坦因出生在匈牙利一户小商人家庭。这个时期,正值欧洲探险家们争相前往“未知世界”探险时代,而东方,是最热门的地区。

      1887年底,斯坦因前往印度任职。1900年,获准前往新疆。他率领着一支小规模的探险队,沿着玄奘曾经走过的路,开始了他的中国西北探险生涯。

      丝路挖掘

      斯坦因首先前往和阗。在印度的时候,他就听说和阗绿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遍布古城和文物。在那里,他满载而归。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斯坦因知道了尼雅地区是汉代古国所在地,于是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尼雅。    

      在尼雅遗址中,斯坦因几乎是竭泽而渔,共得到了700多件法卢文木板和少量汉文木简,以及大量的衣物、地毯、木弓、木椅、铜币、玻璃制品等。这些来自1600年前的古物显露出多种文明的交流与交融的痕迹,见证了西域王国的居民离开这片土地前,最后生活的场景。

      回到英国后,斯坦因在新疆所获文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并让他得到了欧洲同行们的赞誉,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中亚探险家。1904年,“成名”的斯坦因获得了英国国籍。

      1906年,斯坦因第二次率领探险队前往中国西北。这支探险队的主要目标依然是新疆地区丝绸之路南线的遗址,但是斯坦因不得不加快步伐,因为德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分别派遣了探险队前往新疆,与斯坦因展开竞争。    

      斯坦因抵达楼兰古城后发现这座伟大的古代文明宝库基本没被人动过,经过十余日的工作,他自认已将文物一扫而空。可就在他离开两年后的1909年,19岁的日本和尚橘瑞超在楼兰一堵土坯墙底部的裂缝中,找到了大名鼎鼎的“李柏文书”。李柏是前凉时期的西域长史,文书内容则是他写给焉耆王等几个西域国王的书信草稿。该文书是前凉时期唯一有传世史料可以相互印证的出土文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用玄奘取经故事打动王道士

      在新疆发掘结束后,斯坦因并没有带着文物返回印度,而是奔赴了敦煌。斯坦因刚到达县城,就认识了一个因躲债而逃跑到这里的乌鲁木齐商人扎西德伯克。后者告诉他一条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在莫高窟居住的一个姓王的道士,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密封的石室,里面存放着大批古代文书。不巧的是,斯坦因到达莫高窟时,拿着藏经洞钥匙的王道士出门化缘去了。

      在随后的两个月,斯坦因也没闲着,考察了莫高窟令人赞叹不已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敦煌地区的汉代长城和烽隧遗址,找到了不少汉简和其他古物。当他回到莫高窟的时候,王道士早已归来。

      斯坦因发现王道士是一个异常机警和狡猾的人,对外来之人极为提防。通过接触,斯坦因了解到王道士对玄奘西行求法的故事有着特殊的爱好,甚至请人在石窟寺前廊绘制了唐僧西天取经的壁画。于是斯坦因有意识地向王道士表示自已是如何如何地崇拜玄奘,这次从印度到敦煌,便是为了追寻玄奘的足迹。果不其然,一讲到玄奘,王道士便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他带着斯坦因去参观他请人画的玄奘西行求法图。斯坦因见到壁画的时候,莫名其妙,这个壁画中提到的玄奘西行发生的故事,自己完全没听说过。他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面也没见到记载说这个圣僧会被无数的妖怪惦记着,时不时被掳走,然后几个长相奇特的徒弟又把他给救出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他表现出津津有味的神情,王道士便会对他更加信赖。事实证明,斯坦因的这招非常有效。王道士不久之后便同意带他前往那梦寐以求的宝库。 

      “潘多拉魔盒”开启

      斯坦因初进藏经洞,便被这个装满精美绢画和书写有多种文字手稿的宝库所惊呆。他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向王道士表达希望带走这些重要文书。他和王道士又一次站到了玄奘西行的壁画旁。斯坦因向王道士指着壁画,告诉他玄奘从印度归来的时候,马背上载着沉重的佛经,最终在中国将佛教发扬光大。而今印度的佛教已经不再,自己这个玄奘的忠实信徒,希望将这些佛经带出去,向世人宣扬佛教文化,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功德。愚昧的王道士最终同意让他带走文书。为了防止王道士中途反悔,斯坦因不分昼夜在藏经洞整理文书和绢画,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部分挑出来,然后以40块马蹄银的低廉代价买了过来。

      斯坦因的行径无疑是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敦煌文书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贪婪的外国探险家纷纷赶到这里,造成了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文书流散,至今敦煌文书仍然保存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敦煌“满载而归”的斯坦因意犹未尽,随后他又第二次来到藏经洞,从王道士手里获得了部分敦煌文书。此后,他沿着疏勒河、黑河等河流考察了长城烽隧遗址,最后抵达俄国人科兹诺夫发现的黑城遗址,又是大肆掳掠一番。直到1931年,斯坦因第四次来到中国西北,遭到得知消息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抗议,最终被驱逐出境,从此以后再未踏入中国国土一步。

      (《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3期 王新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