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瑙莱坞:非洲电影梦工厂

    唐瑶瑶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08日   07 版)

      尼日利亚影视业在国际市场上名气不响,但却是世界第二大电影产业,被称为“瑙莱坞”,与美国电影“好莱坞”、印度电影“宝莱坞”三足鼎立。

      瑙莱坞的生产模式很特别,为了节省成本,他们摒弃了传统的电影院公映的途径,而是烧录成VCD或DVD光盘,售价在2-3美元之间。电影拍摄成本也很低,拍一部瑙莱坞影片通常不超过2万美元,一台摄像机,一周就可以拍完,后期制作往往一台普通台式电脑就能完成。低成本的电影当然不会有很高的片酬,一个普通演员一天的片酬很可能就是1-2部电影光盘的价钱,但“一夜成名”的巨大诱惑仍让来自尼日利亚全国甚至非洲各地的年轻人蜂拥而至。  

      瑙莱坞电影大多传达的是惩恶扬善的价值观。而那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美式神话的好莱坞式大片,反而不被非洲人民所推崇,他们厌恶那种“大而空”的价值观,也厌倦被西方电影打上“贫穷”“落后”“艾滋病”“为奴的民族”等烙印。他们渴望土生土长的“正能量”,能够承载非洲人民生活和审美的经验。正如尼日利亚电影公司总裁阿福拉比·阿德桑亚说的那样:“所有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道德背景,能够引导观众分辨是非。”这些“道德因素”蕴含着极为深厚的部落或民族文化积淀,是异于好莱坞和宝莱坞之外“第三极”的魅力所在。

      (《新民晚报》6.28 唐瑶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