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德人是西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中东地区仅次于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由于库尔德人一直没有独立的国家,因此他们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无国家民族”。上世纪初以来,库尔德人一直试图在原来的聚居区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一直没有实现。
1919年,作为战败国的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根据该条约,库尔德人可以建立自治区或独立国家。但是,随着英法在该地区的争夺和凯末尔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色佛尔条约》最终成为一纸空文。1923年,协约国与凯末尔政府签订《洛桑条约》,《洛桑条约》对库尔德人聚居区进行分割,将其分别划分到土耳其、伊朗、英属伊拉克、法属叙利亚和苏联。
伊朗库尔德人曾经一度建立过自己的国家。1941年,伊朗政府与德国关系密切,德国人利用伊朗在二战中的中立国地位对英国的中东殖民地和苏联进行间谍渗透,苏联和英国联手出兵伊朗,导致伊朗国王逃亡。随后,苏英两国分占伊朗,并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扶持自己的势力,其中,苏联在北部库尔德人聚居的地区扶植“库尔德斯坦民主党”,1945年12月,该组织宣布在伊朗北部成立“库尔德共和国”。不过,后来在西方压力下,苏联从伊朗撤军。“库尔德共和国”在与伊朗政府的对抗中失败。“库尔德共和国”的军事领导人穆斯塔法·巴尔扎尼流亡苏联。
巧合的是穆斯塔法·巴尔扎尼就是目前伊拉克库尔德人首领马苏德·巴尔扎尼的父亲。而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地区则成了库尔德人真正实际控制的范围。目前,库尔德人牢牢控制着伊拉克北部地区,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控制区内有丰富的油田,内部没有教派冲突,外部还能够与美国讨价还价,正处于历史上权力和自由最大的时刻。库尔德人是否会实现建国梦想,也许就在他们的一念之间。
(《世界新闻报》6.30-7.6 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