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01日 星期二

    九成被访者工作“过劳”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01日   01 版)

      国务院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但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中心主任杨河清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将近9成的被访者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国家标准”。而两年前,这一群体仅为7成。

      “性别在疲劳指数上没有明显差异。”杨河清说:“男性女性都非常重视工作,甚至占用早上一起床、下班回家后、上床睡觉等休息时间用于工作。而且,无论男女,他们的疲劳不仅仅来源于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这些带来的疲劳感不容忽视。”

      “64%的被调查者上下班交通时间在60分钟以内,但仍有36%的被调查者上下班交通时间超过了1小时。还有2%的被访者每天上班要花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到达办公地。”杨河清说,这不能不算作是过劳原因之一。

      杨河清表示,“过劳”会产生一系列负效应。德国联邦卫生部专家奥尔瓦德教授认为,在欧洲,与疲劳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导致非体力劳动者长期无法工作的主要原因,欧盟由此造成的损失估计每年为1100亿欧元。美国职业压力协会也估计,疲劳及其所导致的缺勤和疾病、精神健康问题,每年耗费美国企业界3000多亿美元。

      对个人来说,更严重的是“过劳死”。近年来,我国报道的“过劳死”的案例越来越多,但杨河清认为,如何认定他们是否属于“过劳死”,我国在医学及法律层面均无标准。“如不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过劳状态很有可能演化成较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广州日报》6.24 杜安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