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尔最大的书店,满满两架中国文学书籍反映了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版图——即传统经典著作和当代文学“二分天下”之势。
韩国汉阳大学文化创意系教授安昶炫表示,韩国人以前最为关注的是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过去销售最好的文学作品便是历史演义和武侠传奇。但随着近年来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韩国读者的青睐。
近日,在韩国开拍的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便是韩国最受欢迎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之一。在韩国人心目中,余华一直是能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韩国人初识余华原于1995年电影《活着》在韩国的上映。随后,他的大部分作品陆续在韩国译介出版。韩国高校中文系但凡讲到中国当代文学,必分析余华的作品。
“虽然中韩历史变化的走向不同,但老百姓受到的压力和痛苦是相似的,”安昶炫认为,余华作品中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正是其在韩国受欢迎的原因。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蛙》一书的销量一度上升。韩国文学评论家、首尔大学中文系教授全炯俊介绍说,莫言的获奖使得韩国的中国文学读者数量剧增,口味也更加多样化。
另一位在韩国出版界备受瞩目的中国作家是苏童,他的《离婚指南》《米》《城北地带》《武则天》《碧奴》等多部作品都已经在韩国翻译出版。“余华的小说更具现代性,莫言的写法更传统,苏童善于描写人心微妙的变化,但三者都专注于现实,”安昶炫说。据统计,在韩国出版市场最受关注的余华、莫言和苏童,也恰恰是作品被译介到海外最多的中国作家。
(《国际先驱导报》6.20 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