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居家养老概念提出,到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直到各地纷纷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十几年过去,中国的居家养老进入最艰难的探索与实践阶段。
在居家养老体系中,养老服务人员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前,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曾公开表示,目前中国需要1000万养老服务人员,缺口巨大。
焦家湾社区位于兰州市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较大,住户较多,下岗者也多。辖区内几乎全是濒临破产的企业,周围也没有学校。“贫困人群比较多,虽然每年街道都有爱心募捐,辖区单位也会多少赞助些,但总体情况并不理想,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所以,政府的支持很关键,“符合条件的A类老人低保户可以享受民政局的免费服务,包括洗衣服、买菜等。我们社区享受A类的一个是‘重残’,一个是‘三无’,一个是低收入。其他人申请不上,享受不到免费家政服务。精神需求方面,也就是在老人有需求、给我们上报的时候,我们给他们的子女打电话,让他们经常看看老人。”
在经济发达地区,问题也相似。
温州市五马街道,无偿提供就餐仅面对85岁以上的老人,或者是困难户。“图书阅览以及一些设施的成本,社区还可以承担,但就餐成本就比较大了。另外,对丧失自理能力的低保户,可以在志愿企业享受免费服务。由于资源供给有限,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只有两位老人”。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这些服务,费用其实非常低廉:夏天棋牌室每人交1元空调费,洗衣费用2元一桶,4元食堂餐费,5元送餐入户。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老年人仍觉负累的开支,还是缺乏足够资金或社会化支援体系来分担。
在缺乏足够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对大多数普通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来说,“吸引的主要人群都是自理能力不错的老人,是些‘年轻的老人’”。
(《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19期 姬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