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到中国,他笔下的《失乐园》《男人这东西》等著作令中国读者记忆犹新。“他可能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老百姓最先接触到的日本当代作家之一。”
对文艺创作很谦恭
在渡边淳一人生的最后10年间,曾至少四次到访上海。
在一些中国“粉丝”的记忆中,渡边的签售活动总有一个规定“模式”。一是用随身携带的特制毛笔恭恭敬敬签下大名;二是让身边的助理在扉页上工工整整盖上印章;三是起身向这位读者鞠个躬。“每次看他这样的一组动作,大家都觉得他对文艺创作是很严肃、很谦恭的,不是那种‘为色情而色情’。”
对于个人的创作风格,渡边淳一晚年曾对中国读者这样解释,是“由心而发,没有讳言”,这也是他给一些文学后继者的建言。他还曾向中国媒体透露,人到晚年,一直关注老年人的情感追求,包括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的追求。“我要告诉大家,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爱的追求。”
爱中国文化,也爱中华美食
下围棋、写毛笔字、食大闸蟹、品绍兴黄酒……这都是晚年渡边淳一来华时的嗜好。在中国出版人眼中,他平时不苟言笑,不过一接触到中华美食,却会洋溢出孩童般的笑容。“记得有一次,渡边先生专门乘坐了上海的磁浮列车,在车速达到极限时,他要求我帮他拍张照留念,我觉得他总是很乐意接受新事物,包括与中国有关的很多新事物。”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曹杨回忆。
回望历史:反思致歉
对于历史,渡边淳一有自己的反思。他曾发表文章《一百种理论不如一份良心》,回忆中国和朝鲜半岛民众因日本侵略遭受的非人待遇。
他说,“我住在北海道,亲眼目睹过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中国人和朝鲜人的。我有一个朋友的叔叔去中国打仗了,回来的时候自豪地向我们炫耀他杀了多少中国人,”渡边淳一写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加害了千千万万亚洲其他国家的人,加害者对自己犯下的罪行缄默不语,但受害者却会将这种耻辱口口相传,没齿难忘。”
谈到正确对待历史,渡边淳一写道:“(日本)不愿意道歉也必须要道歉,他们毕竟在那场癫狂的战争中,成为癫狂的人。”
(《广州日报》《新华每日电讯》5.6 许晓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