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民国奇女刘曼卿的爱情与政治

    《 文摘报 》( 2014年05月10日   06 版)

        说到民国奇女、才女,人们会一下子想到陈衡哲、林徽因、张爱玲等。而丁小文的《民国藏地“女钦差”刘曼卿传》,则为我们介绍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民国奇女子。

        一

        刘曼卿1906年出生于拉萨,父亲刘华轩有汉族和回族的血统,曾任清王朝驻藏大臣的汉文秘书,母亲则是地道的藏族人。

        1918年,刘曼卿一家辗转来到北平。不久,“五四运动”爆发,“开放女禁”蔚然成风。1921年,15岁的刘曼卿考入北平通州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在父母的包办下,19岁的刘曼卿被迫辍学,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萧嘉木。然而,她很快发现两人缺少共同语言,刘曼卿选择了分手,继续自己的学业。

        1928年,因在蒋介石与十三世达赖喇嘛会晤中出色的翻译表现,22岁的刘曼卿成了行政院文官处的一等书记官。此时,刘曼卿遇见了旧相识、蒙藏委员会委员格桑泽仁。工作之余,两人彼此有了好感。正当这对才子佳人被亲朋好友看好时,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刘曼卿的亲妹妹刘曼云。

        据《巴塘县志》:“刘曼卿和妹妹刘曼云后来一起嫁给了格桑泽仁”。又据樊前锋《真实刘曼卿》一文,1929年,婚礼当天,看着痛苦的妹妹和“唯唯诺诺、纠葛不清”的丈夫,众目睽睽下,刘曼卿微笑着提笔“在写有‘格桑泽仁先生、刘曼卿女士结婚志庆’字样的大红对联上,添补了‘刘曼云女士’”。

        按藏区婚俗,一夫多妻很正常。但这恐怕是刘曼卿所不能接受的,婚礼结束后,刘曼卿选择了退出。

        二

        当刘曼卿为爱情纠结的时候,偏远的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关系一度紧张,中央急需派精通藏语又了解形势、能为祖国大局考虑的人赴藏与十三世达赖喇嘛沟通,却还没找到合适人选。

        刘曼卿产生了去西藏考察的想法,并很快向行政院递交了申请。

        到局势动荡、土匪横行的遥远的边疆,其危险可想而知。得知刘曼卿将赴西藏,许多亲朋坚决反对,纷纷劝阻。然而,刘曼卿去意已决。当她告诉妹妹这件事时,刘曼云“沉思许久,才轻轻地说,我一边求学,一边给姐姐看家”。

        三

        刘曼卿成全了自己的妹妹,此后,妹妹与格桑泽仁相守相依,育有一子一女,而刘曼卿却再没有涉足爱情。

        爱情受挫后,刘曼卿将所有的柔情奉献给了边疆政治,曾先后四次回到拉萨,考察民情,她关心当地的教育和底层妇女的生活,积极宣传西藏,宣传抗日。她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沟通的纽带。她的这些付出曾得到蒋介石的褒奖,十三世达赖喇嘛还曾破例为她摩顶……

        1942年9月25日,时年35岁的刘曼卿在重庆巴县的一处乡间宅院中孤苦病逝。

        刘曼卿的好朋友冯云仙曾回忆,她俩聚在一起谈论的多是国家大事。其实,不谈国家大事,还能谈什么呢?面对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冯云仙,她能揭自己的情感伤疤吗?

        在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一座城市的陷落成就了白流苏的爱情。对刘曼卿来说,是爱情的沦陷成就了她的事业。这该死的爱情和各种机缘使她嵌入了那个时代,成就了政治上的传奇,只是如果可以选择,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她未必愿意这样过吧。

        (《新京报》4.26 宋红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