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众能够接收到的关于转基因的信息越来越多。挺转基因者赞其如天使,反转基因者谓其“邪恶”。问题出在哪里?
“技术是中性的”,这是挺反双方共同承认的事实。但是反方据此提出:研发、推广和使用技术的人,从来不是中性的。
2008年,国家对转基因的专项投入为240亿元,对非转基因项目的投入仅为19亿元。有说法称,有些转基因项目主持人一下子就控制了上亿元的科研经费,与转基因沾边的研究人员也有几百万元的经费可以支配。
北京师范大学的田松教授提出质疑:“如果你有可能从中获得几千万元的经费,你是否会夸大自己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呢?”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转基因240亿元经费或因国外专利垄断打水漂!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调研报告,当下,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种业几乎完全掌握在孟山都和杜邦集团等国外集团的手中。这造就了一种全方位的垄断——除了市场,还有学术。
由于购买转基因种子时,必须与种子公司签订终端消费协议,这就使得一些科学家无法利用转基因种子做实验,就是做了,也无法发表。
普斯陶伊事件即为最佳例证。1998年,当普斯陶伊公布他的实验成果——“用转基因马铃薯喂养大鼠,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后,被要求离开了英国罗威特研究所。几年之后,普斯陶伊被告知,要求解雇他的第一个电话是孟山都打来的。而当时,克林顿政府正斥资数十亿美元推广转基因作物。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学院教授周立看来,就转基因技术而言,至少有七股力量已经联合,形成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盟:跨国粮商得利润、外国政府得战略、地方政府得政绩、中资公司得好处、科研院所得经费、国家部门得租金、种粮农民得闲暇。
(《中国周刊》2014年第5期 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