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案例从婴幼儿、保健食品领域蔓延至日常餐桌。当前,食品掺假造假现象已呈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趋势。
目前,随着打假意识和技术的进步,造假者不断“推陈出新”,不法分子在食品中的掺假主要包括掺兑、混入、抽取、假冒、粉饰等手段,涉及粮油、肉类和加工制品、乳制品、果蔬、糖及糖制品、饮料类等各领域。
食品中非法掺入外观、物理性状或形态相似的非同种类物质的行为,大多添加了廉价的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成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植物油中添加价格低廉的棕榈油或棉籽油,包括地沟油进入市场等,更是难以分辨油脂的各种成分。
为了鉴别食品中的假成分,对中国的检验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新的命题。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新型仪器的投入使用,各种光谱、色谱、质谱、神经网络技术、智能分析仪的开发应用,对不法厂商的监督与管理确实有效可行。
除了在技术上对抗食品中的造假成分,国家行政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自2008年起,卫生部公开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后,又先后发布了五批“名单”。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监督生产经营者全面履行安全责任,2013年12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我国将运用‘黑名单’制度防范和应对食品掺假问题及相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卫生部专家吴永宁表示。
(《第一财经日报》4.17 马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