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香港影坛“下一代宗师”何在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22日   05 版)

        近日揭晓的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几乎成了导演王家卫的“专场”,《一代宗师》共摘得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12个奖项。

        评委会主席陈嘉上用“谷底反弹”来形容2013年的香港电影,但称总体水平还是不够高。2013年上映的港片只有42部,而1993年香港电影年产量是242部,如今仅是20年前的一个零头。

        除了影片生产数量上的萎靡外,香港电影所面临的更为严峻的问题,是人才的青黄不接。人们发现,香港金像奖从1982年颁到今天,仍然是王家卫、杜琪峰、陈可辛这些20年前就叱咤香港影坛的老牌导演在独撑大局。演员的一成不变,更成为观众“吐槽”的焦点。在去年的港产电影中,任达华和曾志伟各主演了7部,张家辉主演5部,吴君如、郭富城、杜汶泽各主演了4部。难怪有网友说:“翻来覆去就那几张面孔,实在有些审美疲劳。”

        在本届金像奖中,“几乎看不到一点香港血统”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得以入围多个奖项,使得金像奖的定位和评选范围再度成为热议话题。有影评人指出,金像奖近年来在合拍片和纯港片之间犹豫不定,本届合拍片大唱主角,风光无限,却也让一直声称“弘扬港片精神”的金像奖显得有些面目模糊。

        影评人李星文指出,在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市场渐趋融合的大背景下,合拍片将成为主流,甚至连“香港电影”这个概念也将不复存在。

        (《文汇报》4.14 钱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