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没有就业,城镇化就是空谈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22日   06 版)

        数据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非常低,仅为27.6%。目前有2/3的流动人口不愿意放弃原本在农村的户籍,因此造成中国独特的大面积人与户籍分离的现象。这种户口和人长期脱节的情形,使在外就业特别是已经在一个城市稳定就业多年的人,享受不到所在城市的市民权利。长此以往,这会给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埋下隐患。以下是清华大学李强教授接受采访时发表的看法:

        如果新城镇不能提供就业机会,这样的城镇就成了人们常说的“鬼城”。当前中国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一样,发生着大规模的区域性流动,特别是年轻人。我们按不同出生组进行的人口流动比例调查显示,80后和90后的流动率分别是36.9%和37.8%,远超60后、70后。

        创造就业机会,是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责任。政府机构应该鼓励提供就业岗位和自我就业的企业和个人。像做小买卖的小商贩,其实是劳动者自己创造就业。他们中有的人没有享受到任何社会福利,但这样的“就业大军”不知养活了多少家庭。现在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大资本,大资本一来就把地圈走,让小商小贩失去谋生手段。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尽可能给小商贩创造谋生空间,比如有的道路白天用于汽车通行,晚上在规定时间内让摊贩们支起货摊做生意。

        对那些黑作坊、黑货摊一定要依法监管,而且要正向引导、扶持、培训。我去过日本和我国台湾街边的小吃店,发现很干净。而我们现在是恶性循环——有的摊贩没良心,消费者不放心,政府对这些小经营者的服务不贴心,更愿意为大资本跑前跑后。希望这种情况能有改观。政府要大力扶持小资本、小经营者,给他们创造宽松的就业谋生环境。没有就业,城镇化就是空谈。

        (《中国青年报》4.17 梁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