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史海钩沉

    如何看待民间忌讳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22日   08 版)

        说白了,就是“不说狠点儿,怕你不信”。

        “舅舅” 做错了什么

        正月剃头,要“死舅舅”;小孩戴两个帽子,死的也是“舅舅”;据说有些地方吃馒头扒馒头皮,舅舅还要遭殃。这不禁让人要问,“舅舅”到底做错了什么?

        先说这“正月不剃头”的老讲究,至少也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当然,“正月不剃头”最初是不“死舅舅”的。据野史外传记载,清军入关,最初并没有让老百姓“剃头梳辫子”的打算,还是一个汉官出了让老百姓剃头以示效忠的主意。

        剃头,是犯了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讳,于是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被剃了头的老百姓,心中不服却不敢声张,于是慢慢形成了“正月不剃头”的习俗。而不剃头,意味着“思旧”的念想儿,“思旧”那是杀头的罪过,只好得罪与“旧”同音的“舅”一把,“正月不剃头”,也就开始“死舅舅”了。

        “戴两个帽子死舅舅”,这来龙去脉更难考究,不过大抵仍与清朝有关。古人对“冠戴”讲究严格,穿衣打扮都要符合规矩。冠戴常被统治者视为民间风俗、礼教、制度化的标志。清初熊伯龙编纂的《无何集》中,就有民间“毋反悬冠,为似死人服”的描述,说的是忌衣服反穿、帽子反戴,像是给死人穿衣服的方式。

        看多了清宫剧,人们都知道清朝的官员要有“顶戴花翎”,官员需戴帽子,戴帽子反过来也是身份的象征。戴两个帽子,这显然不合正常人的规矩,更像是小孩的游戏之举,想来大人为了吓唬小孩,只好又让舅舅“躺枪”了。

        不“狠”的忌讳没人信

        中国的历史悠久,民间忌讳也“蓬勃发展”了几千年。

        单说剃头,国人就能衍变出许多花样。比如有些地区的新生儿的胎发不到满月不能剃,否则孩子就会有夭折的危险;换一个家庭,又会给男孩脑后梳成小辫,俗称“八十辫”,能让孩子长寿;到了农家,播种之后破土之前是忌讳剃头的,因为剃头会招致秧苗不长。

        吃饭、干活,民间忌讳均如影随形,但若以性别论,女性绝对是忌讳的“重灾区”,尤其是孕妇、产妇,几乎是“万事不宜”。

        例如孕妇忌动土,是“动土动胎”;忌钉钉子,会“钉死胎儿”。不干活也就罢了,孕妇更得“忌口”。南北朝有个大夫叫做徐之才,他的《逐月养胎方》里,就给孕妇按月开了黑名单:“一月,宜食大麦,毋食腥辛,不为力事,寝必安静,勿令恐畏。二月,毋食辛臊,居必静处,当慎护之,勿惊动也。三月,欲生男者操弓矢,欲生女者弄珠玑,勿悲哀、思虑、惊动……七月,居处必燥,饮食避寒,勿大言,勿号哭,勿薄衣,勿洗浴,勿寒饮……”

        有趣的是,信奉民间忌讳的,大多数也是女人,这真是自己人坑了自己人。在现代人看来,民间忌讳的行为往往都是微不足道,但惩罚却一个比一个厉害。东汉人王充在《论衡·四讳篇》中总结得好:“夫忌讳非一,必托之鬼怪,若设以死亡,然后世人信用畏避。”

        说白了,就是“不说狠点儿,怕你不信”。

        模棱两可的事物最禁忌

        人们有了形成禁忌的思维模式,那么,什么样的对象,容易成为禁忌的对象?英国人类学家埃德蒙·利奇总结,凡是处于模棱两可状态的事物,“那些不能被明确划分为二元对立中某一极的事物”,就容易成为禁忌的代名词。

        例如长在牙床上的牙齿,几乎从不是禁忌的对象,但若是孩子掉落的牙齿,就成为一个特例,是一个“既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身体组成部分,于是对其处理方式,就可能形成禁忌。

        上文中提及多次的“剃头”,显然也是一个让事物进入模棱两可状态的行为(让头发离开自己),自然是禁忌多多。

        有趣的是,纵然禁忌中的惩罚很严重(例如总是要死舅舅),但禁忌中的行为,往往都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事情——牙总是要掉,头发终归得剃——从这个角度而言,禁忌不如说给长辈留下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至于其中的道理对不对,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如此看来,“舅舅”没做错什么,更没有惹过谁,只不过民间禁忌的教育者(父母对孩子,长辈对下辈)总不能让自己倒霉,所以在家族中有些地位、又无足轻重的舅舅们,只能充当一把“扛事儿的”角色了。 

        民间禁忌有哪些

        中国民间的禁忌可说五花八门,这里列举的只能算是“九牛一毛”,看看哪些你曾听说过,又有哪些,你真的遵守过?

        1.忌五官不正。俗谓五官配置主心,“五官不正心不正”。

        2.女子忌颧骨过高,俗谓高颧骨女子好色,“女人颧骨高,杀夫不用刀”。

        3.忌拔白发。据说拔一根发十根,越拔越多。

        4.小孩掉落的牙齿要丢在屋上,忌丢在地下,丢在地下不长牙。

        5.孕妇孕期忌吃兔肉,“会导致胎儿的兔唇”。

        6.房屋前檐忌过高、过低,过高为望(旺),旺甚则家不兴;过低如帽遮眉,“眉”谐“霉”,家亦不兴。

        7.正月打扫堂屋忌由里向外扫,向外扫会扫掉财喜。

        等等。

        (《北京晚报》4.16 吴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