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做“乱市”里的价值投资者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19日   03 版)

        “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简单来说就是:买内在价值比账面价值低的股票,即买“物超所值”的股票。理性投资,是这世上最知易行难的一件事了。而理性投资的核心——价值投资,更是一个人人口中有,人人心中无的东西。

        在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看来,如果追求在股市要涨之前买入,要跌之前卖出,就会不可避免地滑入投机;而投资是追求在股价低于公允价值时买入,在高于时卖出。

        懂得这一点后,你就要开始学习去寻找一个投资品的内在价值了。格雷厄姆的方法是长期研究财报,从财报中发现那些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但近几年,股市越发诡异,让许多苦读财报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首先是股价不体现业绩。微软2000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双增加,但股票却从高点回落一直震荡,市盈率下跌至个位数。国内有相当多的股票也同样是在收入利润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股价不涨。

        其次,投资者买卖股票的标准已经不是业绩,而是预期。因为参与投资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多,公司都被深入研究,所以当业绩出现时,市场已经没有投资机会了。不论是股价的攀升还是暴跌,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业绩出现了拐点,而是人们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第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是服务业或科技产业,业绩表现与制造业不同。比如亚马逊,十几年来收入不断增长,但利润总是在正负之间徘徊,股价却涨了上百倍。再比如特斯拉,才卖了几万辆车,市值已在汽车股中排名前五了。

        这样非理性的市场,价值投资理论还有效吗?巴菲特的答案是肯定的:“人性中有一些消极因素,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计算内在价值没有公式可以利用,你必须了解这个企业。如果你一生中能发现3个优秀企业,你将非常富有。”

        (《环球人物》2014年第9期 高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