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17日 星期四

    代教“黑户”让农村教育蒙羞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17日   06 版)

        据媒体报道,因为“不在教师资格认定范围之内”,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716名县聘代课教师有可能成为“黑户”。

        大批代课教师的存在,暴露出时下农村教育难以摆脱的窘境。一方面,县里边事业单位人满为患,“不缺编”,甚至教师队伍本身也熙熙攘攘,成为当地财政支出的一大负担;而另一方面,人手奇缺也是长期存在的事实,往往是该开的课开不了,该派的教师派不下去,只好不断招聘代课教师,以填补实际工作需要。

        目前,在代课教师频频质疑政府、舆论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当地有关部门也在尝试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分批次招聘正式教师的办法,逐步缓解对立情绪,但面对这样一个人数众多,且付出与在编教师同等劳动的群体,仅仅依靠拖延,甚至是敷衍的对策,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师缺乏,不去从制度的层面谋求解决,却只是不断地招聘廉价的代课教师,这是一种过度的“路径依赖”。日积月累,代课教师个人合法权益长期无法得以保护,仅依靠建立在掠夺廉价劳动力基础之上的教育发展,其根基也不坚实。当诸多问题堆积在一起时,必然会产生昂贵的经济以及社会成本。

        此外,肃宁县教育局的回应中提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规模小,学生数量少,但开设的课程并不少,而按照国家教育政策要求,教师必须配齐配全,由此,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这样的回应是绝对的误解。向农村中小学派教师是政府的本分和义务,也是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基本之策,何来浪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落实代课教师的待遇以及编制问题,不能总让代课教师成为“鸡肋”。

        (《法治周末》4.10 胡印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